供求平衡無期 港樓瘋癲難休

美國聯儲局今年已加息三次,卻對香港樓市起不到降溫作用。究其原因,乃香港未跟隨上調最優惠利率,加上樓市整體供需格局未變,即使本財政年度政府賣地超標完成,但相對於供應缺口,還是無法扭轉樓市升勢。

供需失衡問題未解,樓市瘋癲難休,意味物業投資潛藏的風險遞增。上車族與其聚焦樓價升跌,倒不如審慎衡量自身財力,小心行事,謹記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包括自置物業!

無可否認,長期量寬之下,資產泡沫全球化,並非香港獨有。至今為止,全球多個主要城市樓價高企,即使聯儲局一五年開始啟動利率正常化,今年落實啟動縮表,但周期逆轉的初期,「收水」速度有序,故環顧全球主要城市,資產泡沫還是普遍現象。近年香港頻現地王,住宅新盤開價愈來愈高,最近更有物業代理統計數據顯示,二手樓價指數又再創歷史新高,乃六周內第四次創出新高,顯見香港樓市非但沒有調整迹象,更在繼續尋頂。

特區政府剛宣布本財政年度最後一季的賣地計劃,將推兩幅住宅地,合共涉及1,600伙。其實政府首兩季所推的土地已超全年目標的1.8萬個單位,但第三季仍推出1,090伙,如今末季再推1,600伙,令本財年供應達2.43萬伙,超標逾三成,反映政府傾力推地,以期能穩定市場對供應面的預期,可惜此舉對壓抑樓價作用不大,皆因土儲下降,整體供應量仍難以滿足實際的住屋需求。

當前香港樓價與市民供樓能力的距離愈走愈遠,在市場上追價的買家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不論價格都欲買心頭好的富裕人士,對加息與樓價調整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第二類是剛性需求的用家,即本身有住屋需求,寧可買細一點,都要上車自置居所,可一旦加息速度加快,宏觀因素突變,樓價下跌,這類買家「抗震」能力較弱,將會首當其衝。

樓市供求呈兩個極端,但香港的土地資源有限,政府覓地艱難,兼且地皮發展和建屋需時,應急的辦法是集中資源針對剛性需求設法盡快增加供應。諸如前北角公屋地皮改建豪宅後索價每呎逾五萬元的例子,正正反映政府必須做好土地分配工作,否則如搬石砸腳,為火熱的樓市添柴加火!

正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影響樓市因素眾多且複雜,樓價暫時難跌,政府亦沒有捷徑應對,惟靠置業者自己把好關,充分做好個人財務管理,免得一鋪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