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互通實名制 精簡程序須考量

自滬港通及深港通推出後,港股對北水依賴程度與日俱增,無可避免兩地監管工作加速接軌。近日香港證監會高層輪流放風,滬深港通實名制將繞過諮詢直接於明年執行。這既是意料之外,亦非情理之中。

無可否認,近年內地收緊金融市場監管,實名制比預料更快落戶香江亦是迫於形勢,但政策必須精簡,以減輕對業界的影響,不會成為擾民之策。

市場原預期證監會在推行實名制前,會先展開諮詢工作。不過,早前中港兩地證監會面後,市場消息指情況已變。近日,香港證監會兩大巨頭先後放風,提出實名制不涉及修訂《證券及期貨條例》,沒有諮詢工作的必要,更預告明年中直接於「滬深港通」推行。消息出乎市場預期,反映當局為免夜長夢多,怕本地券商反對令政策出現延誤,實行快刀斬亂麻,讓措施一步到位。

事實上,現時港股交易系統,只會顯示負責落盤證券行資料,不會顯示哪一個投資者操盤下單。在推行港股通實名制後,證券行系統會因應滬深股通的交易客戶資料,在證券行系統內加進投資者身份識別資訊,此舉可讓中港兩地證監會實時監察,及早鎖定異常投資者身份。從監管角度看,倘想弄虛作假食大茶飯,恐怕無所遁形難以得逞。

當然,針無兩頭利,在每日牽涉到數以千億元交易的股市,實名制施行難免引發私隱問題,市場也質疑監管當局可能出現過度收集投資者身份資料的情況。近年,網絡世界黑客橫行,即使資源充足的跨國大型銀行,也都出現客戶資料被盜的情況,監管當局的網絡安全工作,是否足以抵禦不法之徒的網絡攻擊,這些爭議聲音,在已推行實名制的市場幾乎從未間斷。

從業內考慮,近年香港中小型券商面對強大的佣金壓力,滬港通及深港通先後通車,但雷聲大雨點小,小型券商投資與回報不成正比,實名制忽然強制推行,券商在識別客戶的額外工作必然大增,更要兼顧結算及交易系統升級花費,經營上可謂百上加斤。

過去兩年,中國先後經歷A股股災,人民幣外逃潮,當局頓變驚弓鳥,不斷收緊金融監管,急於要求香港睇齊推行實名制。礙於形勢比人強,香港要北望神州,仰望內地配合放行新股通及ETF互聯互通,以求在北水南下中撈到好處。不過,私隱與監管透明度兩者恐怕要作出取捨,切忌急就章搬字過紙,更要考慮投資者與業界聲音,精簡程序釋除公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