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銀行內貸風險恐增

中資企業貸款成本港銀行盈利增長動力,但市場擔心相關風險暴露增加,或令本港銀行「內銀化」。花旗銀行研究部副總裁林嘉惟同意本港銀行會面對一定風險,並料未來內地非銀行風險敞口,即本港銀行就中資企業貸款或債券投資等比例,有機會由現時佔香港銀行系統總資產比例約四成大升至六成。

內貸佔資產料達六成

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今年上半年,本港銀行整體年化貸款增長達20.5%。林嘉惟認為與內地收緊資本帳管控,促使中資企業在港申請港元及美元貸款有關,料內地相關貸款佔比在未來續增。他指目前內地非銀行風險敞口,即本港銀行就中資企業貸款或債券投資等比例,佔香港銀行系統資產約四成,長遠升至五成至六成亦不出奇。

不過,中資企業作風進取,內地相關貸款佔比上升,同時令本港銀行面臨風險增加,惠譽早前指,滙豐控股(00005)與中國相關的業務快速增長,或令該行的盈利風險增加。事實上,創興銀行(01111)已預告單一客戶貸款,令其貸款減值準備增加約1.8億元,拖累上半年稅前盈利跌約16%,據悉該客戶為中資企業。

林嘉惟指,香港金融體系與內地緊密性增加無可避免,關鍵在銀行承受的風險是否合理,過去十二個月,國際上有較多石油燃氣的貸款需求,若銀行不做中資企業貸款,很可能轉做相關貸款。惟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亦產生風險,認為銀行正拿捏對各種風險的管控能力。他並稱:「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及關係,是香港銀行的優勢」。

香港金融監管制度亦令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較高。林嘉惟指,由一○年至今,金管局在監管上已作出不同層面的收緊,如針對貸款增長迅速,提高銀行背後的資本要求,加上《巴塞爾協定三》及明年實施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IFRS 9),已變相令香港預先有逆周期的做法應對風險。

外資行在華市佔急降

相較進駐內地設立分行,林嘉惟指本港銀行現時更傾向在港向中資企業提供服務。他指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市佔率近年已由5%跌至約1.4%,反映早年進駐內地的外資行有走回頭迹象,因本港銀行在內地的競爭優勢不及內地銀行,相反,香港資金成本及稅項較低,吸引本港銀行留港發展內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