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80後屈住蝸居 慳出千呎戶

有車、有樓、有幸福家庭,還不是人生贏家嗎?今次訪問的主角是80後的馬旭航(Calvin),平均月入超過10萬元,足夠養車、供樓,以及支付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其中原因是五年前他未雨綢繆,為求盡快上車,死慳死抵入市買港島區蝸居,近年得以「樓換樓」及「細屋搬大屋」。

他一二年買入北角明暉大廈一個單位,買入價270萬元,實用面積229方呎,付一成首期,即27萬元。在一五年將其沽出,賺110萬元,同年買入將軍澳日出康城緻藍天一個四房單位,買入價900萬元,實用面積950方呎,付兩成半首期,近300萬元,現月供3萬元。

兩次入市都是基於實際需要,而非投資炒賣。他說,買第一層樓是因公司離家甚遠,家住上水,但在灣仔上班,不想每天攀山涉水,故決定在港島買樓。買第二層物業是計劃組織家庭,家居需要更寬敞,便換樓買入四房單位。

為儲錢 結婚唔擺酒

安排訪問時,Calvin主動請太太Christina一同上鏡。Christina笑言:「第一層樓好細,一開門就見到張床。現在四房單位足以讓一對孩子有自己房間,並聘請傭人分擔家務。」她曾想生五個孩子,但現在教導兩孩子也感吃力,故打消念頭,或多生一個孩子便滿足。

香港樓價高企,Calvin同感供樓吃力,第二層樓供款負擔亦大增。他說,「買第二層樓真係好勉強,一定要賣咗第一層先買到。」但因他們有共同目標,期望擁有更舒適居所,建立幸福美滿的家庭,所以都願意作少許犧牲。他早與太太達成共識,婚禮只簽字、不擺酒、不影婚紗照、不買婚戒、不度蜜月,寧可慳錢儲首期,幸獲雙方父母同意。

修讀時裝設計的Christina放棄了自己經營的小生意,原本開設藝術精品格仔舖,但因想專心一意做全職媽媽,便決定將生意賣出。她並不感到惋惜,反而露出幸福笑容說,「都係我老公本事,我唔使搵錢,淨係負責使錢。」

拒炒股 開公司做老闆

Calvin具生意頭腦,從未試過打工,畢業後就自己做老闆,開設企業顧問轉讓公司,幫各行各業作生意轉讓,其後專營幫科技企業商業化業務。他坦言,對其他投資工具,如股票、債券、虛擬貨幣等毫無興趣,也一竅不通。他認為,專注在自己較擅長的較好,在學時曾嘗試買股票,怎料第一次就損手爛腳,自知投資股票並不是個人的致富方法,此後便不買股票。

現時Calvin獨力「擔起頭家」,家庭環境不俗。但他說,自己也捱過麵包,「創業好難一帆風順,初初咩都唔識,碰壁蝕錢,惟有食麥當勞8蚊麵包,連生晒殼牛嘅米都要照煮嚟食。」

捱得苦,Calvin奉行量入為出,應使得使;組織家庭後也減少享樂,過去一年未去過旅行。他與Christina拍拖時,送禮物多是送心意卡,兩人亦甚少買名牌。Christina亦然,「平日Window Shopping,齋睇唔買都好滿足,多數減價先Shop,Shop得痛快啲。」他們用○三年出廠的車代步,沒有追新款及換新車。

對於栽培子女成才,他們說不需要太多錢。他們未有帶小朋友讀PlayGroup,更沒有打算將來供小朋友到外國讀書。Christina說,給孩子最好的,是健康及快樂,靠身教及讓子女就讀傳統學校就可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