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鋪橋搭路 打鐵還須自身硬

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後,中港兩地又一攜手金融合作,北向債券通昨日正式通車,息誘之下成功完成逾七十億元人民幣交易,標誌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走向世界,為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帳開放立下里程碑。

中港債市互通籌劃已久,當前可謂水到渠成,硬件齊全,現在只看「東風」未來能否引進境外四方資金進場,配合中國在在需財的經濟結構改革。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自身經濟實力,金融改革落實的延續性,才能令到無寶不落的國際資本食指大動。

中國股市規模僅次於華爾街,但論到市場深度,與債市還是存在距離,現時中國債券市場總量高近七十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差不多是A股的一倍半。然而,中國債市相對較封閉,幾近是塘水滾塘魚的狀況,開放程度較股市更落後,境外投資者持有內地債券市場總值還不到百分之二。

事實證明,中國近年漸進式開放金融市場還是取得階段性的成績。滬港通及深港通打着引資旗號,過去兩年雖然慢熱,但在四度闖關之後,今年A股終於圓夢納入MSCI,獲得國際基金經理看重的指數編製公司認同,總算是向國際化跨進一步。另方面,人民幣躋身SDR,得到國際儲備貨幣入場券後,在岸及離岸人民幣交易亦日見活躍。

其實,中國貴為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可是效率及流通量仍待提升,也自知不能固步自封,必須引進多元資本,加快中國債市與國際市場制度及監管上的接軌。一直以來,中國凡事雖講求速度,金融市場卻依然是初哥一名,開放只能一步一腳印的慢慢來,股市互通後,債券通橫空出世,目的顯而易見,是要打通中國資本市場與世界金融接軌的經絡,藉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跳板,打造引進外資的平台,令中國債市躋身國際債券指數舞台。

不過,內地多年來追逐經濟增長硬目標,不計後果的粗放計劃,中國債務問題嚴重,銀行表外計時炸彈處處;四萬億救市以來,去槓桿未竟全功,官方及民間債務對比GDP不斷創出新高。當全世界深明開放市場,引資創匯的意向,也清楚中國與發達國家在監管制度、債務評級與財務透明度的差距,必會將中國置於放大鏡下,作更審慎的考量。

常言道,打鐵還須自身硬,更重要的是金融制度交出成績,讓市場看到風險監管真的付出一番工夫,否則就算境外資本進出渠道再便捷,衡量過風險之後要真金白銀入市,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