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香港是低稅制,能吸引資金流入。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稅改計劃,將美國由高稅率國變為全球低稅地方之一,按香港的經驗,必可吸引大量資金回流美國建設。
另外,一直為避稅而停泊國外的約2.8萬億美元企業盈利,亦可通過低稅率回流美國。可以肯定的是,若計劃通過,全球金融市場肯定會翻天覆地。
二○○八至一六年,美國利用量寬政策(QE)來刺激經濟,但效果不理想,因為銀行受到嚴密規管,不能胡亂放貸。一七年特朗普時代,明顯針對這些問題,一方面放寬對銀行業監管,另一方面改用財政政策(減稅)。不過,特朗普方案其實是危險的,列根總統也曾提出以減稅刺激經濟增長,再通過刺激經濟,增加稅收來彌補所少收的財政收入,但這個如意算盤可行嗎?列根時代就證明是失敗,亦難以想像今次可成功。
美國稅率每降1%,約等於十年少收1,000億美元,減20%就係2萬億美元,即平均每年少收2,000億美元。若按計劃15%利得稅計,要彌補每年少收2,000億美元稅款,經濟增長要額外創造1.3萬億美元財富,即係經濟體要從2,000億美元中創造1.3萬億美元財富出來,乘數效應6.5倍,只要通過銀行的Multiplier Effect,這是有可能做到。但要有兩個條件,一是廢除《多德──弗蘭克法》(Dodd-Frank)法案,以增加銀行放貸,二是減少RRR(Required Reserve Ratio),一般情況,乘數效應理應只有4倍,高過4倍會增加銀行風險。
為何特朗普政府只粗略講解減稅計劃?我相信是因欠缺說服力。單靠額外經濟增長不能彌補少收的稅收,結果必然造成財政赤字,然後再大量發債,而造成息口上升,美元下跌,反過來損害經濟。
不過,美國減稅吸引資金回流無疑是正確的,問題只是減幅而已。以美國今日的開支計,15%利得稅率實難以維持國家運作,香港因為無軍備開支同利用高地價政策才可維持低稅率。另一方面,大減企業稅下,令與個人入息稅差距太大亦會產生道德及運作問題,會鼓勵個人收入改以企業收入報稅,所以我相信最終美國國會難以通過這個巨大減稅方案。
由任職國際大行到創業揸莊,經歷無數金融巨浪,以識見捕捉趨勢,博高Fund,也要有Fun。
作者: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