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四個月亞洲(日本除外)G3債券(以美元、歐元或日圓計價的債券)發行量,按年增加一倍至1,140億美元,其中大中華區增1.5倍至840億美元,增幅主要是因為債券到期額度大,及內企撥資金至境外困難,改為直接在境外發美債。
渣打香港料大中華市場全年可消化兩至三成新發行增幅,點心債市則淡靜。
渣打北亞區資本市場部主管鄭俊峰指出,首四個月大中華區G3債券發行量大幅增長,大部分發行機構為中資,由於內地債市由去年下半年起流動性收緊,令發債成本上升,故部分去年在境內發債的中資企業,轉至境外發美元債。另一原因是企業將資金由境內調撥至境外仍有一定難度,企業需在境外發債以償還到期債券,及擴充海外業務,而一帶一路的資金需求亦對G3債券發行起正面作用。
鄭俊峰預期,內地銀根將持續緊張,境內發債成本不會減少,故境外G3債券發行量增長勢頭持續,大中華市場全年可消化兩至三成新發行增幅,即全年發行1,008億至1,092億美元。不過下半年美國加息、北韓地緣衝突等因素有可能縮短合適的發債窗口,拉低發行量。
大中華區的G3債多為美元計價,至於人民幣計價的點心債市則淡靜。鄭俊峰解釋,點心債市的流動性不及從前,投資者對點心債的需求下降,反而有很多中資資產管理公司有需要增加美元資產,分散投資之餘,於強美元下又可抵銷部分本幣資產的匯率貶值。事實上,去年中資發行的美元債,高達90至95%的投資者亦來自中資。
美元債成本持續偏低,以本周渣打為交通銀行(03328)香港分行發行的3年及5年期10億美元債為例,票息分別為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加78點子及LIBOR加88點子,是五大行首次如此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