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內地抑壓樓市政策漸見成效,股市投資回報亦乏善可陳,市場避險情緒高漲,令熱錢流向有穩定回報的銀行理財產品。除了上市公司等大型機構外,個人投資者亦是主要吸引對象。據內媒報道指出,今年新春假期有內地銀行在個別省市分行,推出預期收益超過4.5%的理財產品,並且極受市場歡迎。
針對存戶的年終花紅或過年的利是收入,新春前後向來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促銷旺季。之前幾年,小額互聯網的理財基金興起,加上股市向好,存戶對銀行理財產品的興趣稍為降溫。
不過,內地經濟及投資市場氣氛的改變,銀行理財產品在今年新春重拾「人氣」。有股份制銀行的海南島分行負責員工透露,新春期間有不少外省投資者,借新春旅遊機會,以數十萬至數百萬元人民幣,在當地開戶購買理財產品。
事實上,中小型銀行在新春理財產品的推廣及提供的回報較國有商業銀行更為積極進取,特別是具有保本特性的理財產品,更是銀行在新春等節日主力推銷產品。由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節日後均會回調,所以投資者大多會在元宵來臨前把握入市機會。
儘管內地信貸趨緊,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但相對P2P網貸理財產品,銀行所推出的理財產品被認為擁有較佳的避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