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深港通開通,表現未如理想,其實是一早意料到的事,只不過是正式開通之前已被市場過分渲染,最終給市場帶來較大的失望。
事實上,由於人民幣資本帳尚未開放,無論滬港通、深港通,根本未符自由巿場投資者資金自由買賣與進出的基本原則,加上兩地投資者也不乏其他更方便投資對方市場的渠道。通車之後交投欠暢旺,實在毫不意外。
中港兩地股市發展下去,關係只有愈來愈密切,最終構建成為一體化大中華市場的宏願必將可以實現,而這次兩地三個市場透過滬港通、深港通等互聯互通,其實是為構建未來大中華市場邁出的第一步。因此,無論短期內兩者交投如何,是否廣泛得到投資者採用,這條路還是必須走下去,則短期得失又何須計較?
為滬港通、深港通設下的關卡,現階段一時難以解除,只有靜待人民幣資本帳開放,到時問題自可迎刃而解,最近人民幣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納入特別提款權機制,距離自由兌換又跨前了一步。
然而,在構建大中華一體化市場的道路上,中港兩地股市由於市場規管與企業治理,以及股民對投資的價值觀等所存在的一些差異,兩者距離必須拉近,而這些都是毌須等到人民幣資本帳開放,兩地隨時都可以着手做的事。
中港股巿各具特色,前者以散戶股民的活動佔最大多數,投資者一般只追求短期賺錢,而不太注重價值投資,以致市場估值一般遠比其他成熟市場為高,尤其是深圳股市,由於多了不少新興或中小型企業致巿盈率一般以數十倍計,莫說專業投資基金經理或會望而卻步,就算香港的散戶,恐怕也不敢輕易入巿。
看來內地股市發展,包括投資者專業投資意識等,仍然是有待提升,尤其必須大力加強投資者教育,讓股市朝向更理性與專業發展,讓市場估值達致更合理水平,吸引專業投資者入市,為未來中港股市真正融合做好準備。
相對內地股市,港股巿場成熟度無疑已達到國際投資市場水平,大多數交投都是來自國際專業基金投資者,市場波動遠較內地巿場為小,但由於市場話語權都操縱在國際投資基金手上,市場估值因此長期處於比較其他主要市場為低的水平,與內地巿場成了強烈對比。對於習慣了市場有較大波幅,估值又高的內地投資者來說並不吸引。
然而基於資產配置、避開人民幣貶值風險等考慮,南下投資港股資金相信仍會源源不絕,長遠必可成為港股另一支柱,並且有助把中港兩地巿場估值水平差異拉近,最終達致兩地三市真正的融合,實現構建大中華一體化市場的美夢。
(從港股市場A股化到內地股市之三十三)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40餘年,曾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及政府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現時亦是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