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玩家視野:內銀混「帳」 港股難漲

我早前籲提防第四季股市隨時無運行,惟觸發上周跌市的第一槍來自德銀。自○八年金融風暴後,歐美銀行想到發行CoCo Bond集資。若銀行界的集資用得循規蹈矩,應是辦法,但如將集資所得投放較大風險的投資,一旦出事,股價下跌,當觸及資本水平不足時,CoCo Bond就要自動由債轉股,股票供應突然大增,自然再加劇股價跌勢,惡性循環下,跌勢當然被放大。

投行放肆 股災之父

銀行被奉為百業之母,但其實似是股災之父。自投行業興起,幾次重大跌市元兇都是銀行業,投行不停諗計吸引投資者,且參與槓桿風險投資,爭取短線利潤,若歐美不加強管制投行業務,銀行股長遠無甚吸引力。

至於香港的內銀股情況,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內銀不良資產率達25%,中央在九九年成立四大資管公司,以債轉股方式,按帳面值接收「工農中建」四行不良資產,總額達1.4萬億元人民幣,之後四大行成功上市,但這1.4萬億元人民幣債務,估計只收回不足四分之一。

經九十年代教訓,內銀業似無改過自新,對效率低的國企不停泵錢,今年上半年國企總利潤跌8.5%,國企債務違約佔信貸違約總金額近七成,但今次中國的總債務太大,達GDP的250%,達168萬億元人民幣,今次中央政府無打算為內銀不良貸款埋單,反要求內銀將部分國企債轉為股權,變相要內銀入股。

表面看,內銀不良貸款率不會升,給時間予有問題國企理順業務,但有兩個問題:(一)應要破產的不良國企,在同一班管理層下如何保證債轉股後業務可翻生;(二)內銀不良貸款率不升是以內銀權益被削弱作代價。

我對第四季股市表現好有保留,對中國經濟愈來愈擔心,內銀、國企間帳目不清,無論內銀股走勢如何吸引,都不再是我杯茶,內銀在恒指及國指都有很高佔比,故未來港股仍難大漲。

微子

由任職國際大行到創業揸莊,經歷無數金融巨浪,以識見捕捉趨勢,博高Fund,也要有Fun。

作者: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