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新勢力:輪王輪后押注科網 投資初創企業

提到高風險高潛在回報的投資,窩輪牛熊證與初創企業(Startup)可能不相伯仲,同樣有機會大賺特賺或全盤皆輸。而巧合的是,兩位輪證達人都趁着近年的科技風潮,親身投資心儀的初創企業,冀掘到另一桶金。

許佩琪斥數十萬元考眼光

曾當過滙豐「輪后」的許佩琪(Natalie),近年除專注拓展珠寶生意,現時亦投資了3間Startup,每間投資幾萬至幾十萬元,坦言都是小投資,想考自己眼光。

Natalie表示,大概在一三年離開滙豐後開始投資Startup:「投資Startup不再神秘、複雜,或是超級富豪的專利。投資Startup的途徑包括透過風險投資平台、通過個人脈絡認識創始人、參加Pitching Event(初創公司向天使投資者介紹業務的活動),以至加入天使投資者網絡等。」

創辦人能力成關鍵

以她為例,過往金融界的工作讓她建立了不少網絡,又認識了樂於接受新事物的朋友,一起尋找有潛力的Startup。「投資Startup可令投資組合更多元,有機會取得超額回報,但亦有可能輸掉投入本金。因此我通常要見到Startup有些少成績才會投資。」

她分享,投資Startup大多數都不是因為盤生意,而是投資創辦人及團隊身上,相信他們的性格、眼光、能力、做事的幹勁等,最終可令公司成功,投資者取得回報:「Startup往往是某行業的先鋒,投資下去猶如渴望飲頭啖湯,不過作為小投資者,你對公司的運作沒有話事權,所以你要很喜歡管理公司的人才會投資。」

投資Startup最大的回報是公司被收購,取回一筆錢,又或成功上市得以退出,但在這兩個情況發生前,不會每月穩定派息。反之,最壞情況除投入本金輸清外,Startup有機會再問你籌錢集資,你要決定是否再投入,但資金是機會成本,亦帶賭博成分,所以是高風險高潛在回報。

參考營運數據入股

談及現時投資的Startup,Natalie指其中一間是製造視訊質素優化微處理器的公司,可把原本不是4K畫面質素的電視機提升至4K。「這範疇我不熟悉,所以最重要是看創辦人及營運數據,而當時這間Startup已有大型超市的訂單,只是沒有足夠資金,加上Startup用約十分一的價錢出售股份,我覺得很吸引。」其餘兩間則分別與3D相機、線上遊戲相關,現時3間Startup部分已經有好消息,但她暫時未有退出計劃。

翁世權出錢出力助企業增值

「出錢出力」可形容渣打前「輪王」、現職投資銀行金融產品部執行董事翁世權(Simon)。

線上預約服務平台MARK是近期Simon最花時間心力參與和投資的Startup:「我投資Startup不會只付錢就置之不理,而是會看如何可幫公司增值。離開渣打後我接觸過不少科創投資項目,見過頗嚇人的概念,亦遇過當投資者是羊牯的Startup創辦人,想找投資者來『Exit』(退出),所以投資Startup最重要看人,而MARK其中兩名創辦人曾在渣打工作,我了解他們的性格和辦事能力。」

陪團隊赴台灣觀摩

由三位香港年輕人創辦的MARK,短期將推出應用程式幫助用家管理預約。創業資金逾百萬元,並成功進身香港blueprint及台灣AppWorks兩個創業加速器。Simon為MARK的投資者之一,早前與團隊遠赴台灣觀摩。

MARK聯合創辦人許家駿(Lawrence)與鄒卓君(Burton)均認為,離開金融界創業不是犧牲,而是機會,但創業初期面對的挑戰,還包括如何專注做好工作、聘請合適人才等。

MARK的出現源於大家常遇到相約見面的繁複。從約朋友見面以至商戶及客戶間預約見面,MARK也可融入雙方行程日曆,再由程式為用家建議理想會面時間。MARK亦可透過facebook的Messenger,自動記錄及確認時間,簡化用家日程安排。

投資比例十年最高

Simon總結,個人投資Startup的比例是近十年最高,而真金白銀投資當然希望獲取回報。惟他相信,倘若Startup能找到成功的商業模式,能有盈利地運作下去,投資者不一定要E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