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遷論:A股急跌因素有排數

一六年剛正式施行的熔斷機制,在第一周就觸發了兩次暫停交易至收市,機制接着亦被迫暫停。A股在今年頭四個交易日下跌12%之多,很多個股跌幅在20%以上。那麼熔斷機制到底是不是市場下跌重要「推手」呢?不少不明就裏的投資者將問題歸咎於熔斷機制,但仔細想一下,這問題還是需要以客觀辯證來看待。

如果說熔斷機制導致了A股的下跌,在沒有熔斷機制時,難道中國股市就不下跌嗎?就如熔斷機制仍存在的一月五日和六日,A股是上漲的。

那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近期股市下跌呢?相信原因有幾方面:第一,是人民幣最近大幅貶值,尤其離岸市場更是腥風血雨,導致境內資本加快外逃,在資金面和心理層面對中國股市造成衝擊,而同資本外逃相對應的是中國外匯儲備大幅下降。

其二,北韓核試、伊朗同沙特等阿拉伯國家關係惡化以及油價大幅下跌的「三箭穿心」,引發國際金融市場急劇動盪,並傳遞至內地市場,最後才是投資者對一月限售股開放流通的擔心。

雖然熔斷機制不是導致股市下跌主因,但熔斷機制助推了一月四日和七日的下跌,原因則為:絕大多數投資者對熔斷機制並不是非常清楚,當遭遇到5%熔斷後,擔心流動性和進一步下跌風險,在交易重啟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即賣出,這導致7%熔斷隨之被觸發;其次是熔斷機制的「磁吸效應」,即接近熔斷閾值時,對流動性的追求導致賣出者不計成本拋售,買入者則選擇了延後交易,此消彼長下,熔斷就更快到來了。

散戶情緒主導出事

熔斷機制是否有必要存在?當然有其必要,否則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市場也不必自尋煩惱設置一個熔斷機制,而熔斷閾值的設置則要仔細考量。美國的熔斷閾值設在10%,這是同美國金融市場相匹配,關鍵之處是美國對資本利得徵收重稅,徵稅的存在導致了美國投資者優先選擇長期持有股票,而中國則為了促進股市的發展,A股沒有資本利得稅,導致投資者的交易頻繁。

美國金融衍生品市場例如期貨及期權發達,一旦遇到極端的情況,投資者可通過衍生產品做對沖,不必借助於股市的直接買賣。但中國市場則中小投資者佔多數,一有甚麼風吹草動,就賣出股票爭相出逃,因此中國市場的波動性比海外大。

中資基金經理 姚遷(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