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再落重藥振興經濟,事先張揚的新量寬(QE)只不過是舊政策的延續和加碼版,投資者引頸以待,經濟復甦和通脹達標須靠耐力,但最接近風口的非歐元莫屬。歐美貨幣政策各走一方,兩大經濟體刀來劍往,新興市場卻看得心驚膽顫。
自從預告加碼量寬以來,歐元跌勢立竿見影,有大行料明年恐見一算。美國出口的商品與歐洲屬同一檔次,但因當前貨幣政策背馳而加劇差距,可能變成累鬥累。歐洲作為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對人民幣構成壓力自不待言;巴西經濟急劇衰退,歐美過招難免殃及池魚。
歐央行QE的最大理據是通脹停滯,上月通脹率僅百分之○點一,距離通縮僅一步之遙,首輪QE效果如泥牛入海,加上難民潮、恐襲風險、土俄衝突、英國明年進行「脫歐」公投等,對全球的風險指數甚至被視為高於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歐洲面對內憂外患,唯一自保之道是大刀闊斧「硬刺激」,壓低歐元匯價促進外貿,至少可力求避開通縮,否則將陷入螺旋式下行的噩夢。
從挽救歐債危機於既倒,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不惜一切」的決心,在投資者心中有極高的評價。不過,歐洲經濟病入膏肓,上次量寬成果未顯,新問題又接踵而至,德拉吉「巧婦難為無米炊」,惟有在舊政策加強力度,但經濟學有邊際效用遞減,負利率百分之○點一與○點三之間可能差別不大。至於買債方面,超過半數歐元區兩年期國債已是負收益率,這批負利率資產超過二萬億歐元,就算增加買債可能是無債(正收益)可買。
事實上,背馳的豈止歐美貨幣政策!負利率是孤注一擲的政策,最大的風險是引發資本外逃,銀行業寧願被罰息亦不敢放貸,企業及個人卻在去槓桿-企業回購債券而非回購股票,個人在增加存款而非消費。
儘管今年首季歐版QE登場後,通脹率曾曇花一現地反彈,惟首輪QE未到一半已要加碼,明顯是項莊舞劍,志在讓歐元進一步貶值,尤其九、十月份聯儲局對加息猶豫不決,使歐元借勢反彈,歐央行不得不出此下策。
為了百分之二的通脹,可以去到幾盡?買債和負利率可以無限期和無底線,就如美版QE亦可接二連三,但當效果一次比一次疲弱之後,市場失去信心後果堪虞;QE可能是一齣投資大、口碑差的爛片,滿心期待換得失望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