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共知的香港四大家族是長和系李嘉誠、新地系郭得勝、恒基系李兆基及新世界系鄭裕彤家族。而在私募基金界,也有由港澳台四個著名家族新生代創立的投資公司滙勤(Welkin),透過發掘高增長的內地公司,基金五年錄得近六倍的驕人投資回報。江氏家族後人、滙勤創辦人江山(Johnny)由投行出身,是鮮有傳媒報道的隱世點金達人,他們如何嚴選「絕世好公司」,絕對值得股民細意領略。記者:梁仲康 攝影:胡家豪
滙勤的五位創辦人:辜公怡(Jason)、江山、梁世業(Justino)、張瑞琪(David)及方健豐(Christopher)。各人的家族來頭不少,辜氏家族業務由辜顯榮創辦,辜振甫繼承家業,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江氏家族業務由江星及江胡葆琳創辦,家族公司在內地紡織界赫赫有名;梁氏家族業務由梁潤昌創辦,是澳門四大家族之一,先後創立或共同創立恒生銀行及美麗華集團等。張氏家族業務由張籃生創辦,在上海創立「白貓洗衣粉」、「黑人牙膏」。
Johnny表示:「四個家族已認識了好多代,我們由細玩到大,年紀相若,都是八十後,也在家族辦公室工作過。大家互相信任,看法也相似,在金融海嘯後見到很多機會,就決定一齊出來以我們的方式及理念去投資,在○九年創辦滙勤。」
經過六年努力,現時公司的基金規模約近五億美元(約三十九億港元),未算很龐大,但特點是他們以自有資金投資(有別於大部分私募基金以別人的錢投資),令他們揀選公司時會更嚴謹、更着重風險管理,投資後亦會積極幫助公司解難。這亦令第一期投資(由二○○九年尾至一四年,涉及五間公司)戰績彪炳,「資產由每一元升至近七元,升幅近六倍。現在有少少的成功,但只是一個開始。現時的第二期暫投了兩間公司,目標是在四、五年內投資十二間有潛力的公司。」Johnny透露。
第一期投資的公司,包括已上市的上交所股票吉祥航空(603885.SH)、深交所股票普麗盛包裝(300442.SZ),及南韓上市的東亞體育(韓股:900110),三股股價最高曾較招股價分別升逾六點一倍、八點二倍及百分之二十六,滙勤的成本價更遠低於招股價。至於愛迪教育及中工裝備,亦進入了投資收成期,滙勤已部分退出。
滙勤投資一間公司的金額約由一千萬至三千萬美元(約七千八百萬至二點三四億港元)不等,而且是在每年查看三百多間企業後,精挑細選兩至三間來投資,務求做到百發百中,把風險降至最低。
Johnny指,他們投資的公司都有數個共通點:一,細分行業的市場領導者;二,這個細分行業市場較大;三,創始人及團隊有良好理念,遠大目標,並踏實前行;四,公司有成功的營運模式。結果,他們往往揀選到一批正處成長期,規模適中,並有品牌效應及財務基礎的公司。「最初投資時,這些公司的年度利潤約由幾千萬元至逾億元人民幣,且是單位數市盈率。這是紀律,不會去追價,相反有些公司唔知點計市盈率,我知你賺好多都不會投」。
長勝的關鍵,還包括事先想好可能預見的風險,制訂應對風險流程,並設有投資決策委員會機制,須所有合夥人一致同意才會投資。而投資後,他們亦會每三個月評估公司的價值,並與管理層密切聯繫,緊貼公司的業務表現。
展望未來,Johnny認為,以下四個範疇的投資潛力非常吸引:消費、高端製造、商業服務,以及科技。「投資不妨回歸基本,想想人們需要甚麼,收入上升自然會增加消費。食、住、行,以至再細分的教育、衞生保健等等,我們都有興趣;具有研發成分的高端製造,以至現在愈來愈與實體經濟掛鈎的科技,我們都會繼續尋找機會」。
至於一間公司要研究多久則很難說,研究期三至十八個月都試過,有時公司在一年前看,可能正面對太多競爭者,不知最終哪間會成功及失敗,反而當其後行業形成了一個較穩定的結構,屆時再投資會較適合。
當他們找到適合投資的公司,就會做全方位的盡職調查,包括與公司本身、供應商、客戶、同業等作更深入的了解。
Johnny表示:「難免會遇到業績有水分,要辨別很視乎經驗。我試過在一間廠內逐架逐架車去數,亦見過一間廠在第一次去有幾千人,但第二日竟然人影都冇個,連公司招牌都拆埋。另外,投資一間餐飲集團,試過在其三十多間餐廳輪流坐一日,數人頭、數每枱點餐多少,以粗略計公司做到幾多生意。」
Johnny補充,睇生意之外也要睇人,看管理團隊的品質。這很看自己的判斷,與他們多番相處交談,觀察公司領導的性格,有否凝聚力,會否維護照顧其團隊,視野是否夠高夠遠等等,都需要細心觀察,難怪他笑言,「做投資,有時仲難過搵老婆」。
他總結,不論經濟處何階段,都有不同的投資機會,近期內地股市下跌帶來衝擊,不少人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但他們仍選擇繼續向前發掘機會,深信這是更好的時機。再者,現時內地政策對中小民企有很大支持,亦給予他們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