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論滬港:救市籌碼用剩多少?

踏入下半年,內地證券市場失利、人民幣匯率一度失利,市場熱點一個一個消失,餘下我們還有甚麼利器在手中?

筆者在欄目中曾多次論及,國企改革將會是下半年的焦點政策,國企政策為長線方針,自不會因證券或匯率市場的變化而出現調整。不過,餘下四個多月的時間裏,中央政府手中還有甚麼籌碼?有可能加推新的「強刺激」政策嗎?與此同時,未來政策的支持力度會否加強?

綜觀內地宏觀形勢,中央原則上難以出台新的「強刺激」措施。不過,若內地經濟真的出現持續惡化,經濟遭遇強烈衝擊的話,中央依然有可能強化目前的政策措施作「穩經濟」之用,當然這絕對達不到「強刺激」之目的。

筆者估計,中央政府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依然為7%。按目前形勢,要達標絕不可缺乏政策支持。由於內地在今年的房地產建設領域增長放緩,難免會拉低GDP增長速度。故此,中央需要在去年出台的穩增長政策上繼續加碼,彌補相關的失速。

分析目前中央政府整體政策力度,應該足以彌補上述缺口,惟因內地地方稅收土地出讓收入均呈現銳減,而地方債務問題亦導致基建融資項目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作為對應措施,中央正不斷尋找新的方案去解決基建融資問題,持續推動落實不同項目啟動。

基建投資刺激短暫

大家不禁要問,中央政府的政策空間還有多少?筆者認為目前中央政府還有經濟資源和實力去動員新政策以支持增長,不過同樣亦需要避免產能過剩問題再度惡化,而且槓桿也不能無止境上揚,否則後患無窮。

始終中國屬新興市場,目前又在推動「一帶一路」,在基建投資領域存在空間。不過,基建投資亦只能短暫發揮刺激作用,若然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無法改善,經濟增長將會呈現長期放緩的形態。

目前不少投資者對中央的穩增長政策出現疑惑,其實中央政府早已在不同的領域着手,否則基建投資也不會處於目前的高水平,而經濟增長在上半年也不會做到保七。

穩增長的政策抵銷了不少負面因素,但卻無法扭轉宏觀經濟整體下滑的形勢,更加無力將其拉高,經濟需求及投資需求亦難以回歸到以往的高位。

在目前的形勢下,中央對不同經濟領域也將加強扶持,內地七月份出口增長速度意外下滑,某程度上與全球外需較弱有關,但是人民幣匯率偏強,也削弱了內地廠商出口的競爭力。如果人民幣匯率條件未能改善,人民銀行必須大幅減息降準,以壓抑內地實際利率的上揚。故此,若人民幣匯率能進行適度的貶值,有利於改善內地整體貨幣環境,減輕減息的壓力,更多了一個途徑來帶動內地經濟。

人民幣匯率偏強,與內地經濟下滑的形勢完全脫節,對內地經濟構造的調整,形成更大的負面衝擊。筆者認為人民幣上周出現的一次性貶值,雖然為投資者帶來痛苦的衝擊,但是對國家經濟絕對是有必要的。

資深投資銀行家暨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