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須因時制宜 莫迷信政府萬能

人民幣連貶三日,全球金融市場為之震盪,人行召開吹風會釋除市場疑慮,發言人一句「貶值壓力一次性釋放」,為短期走勢派下定心丸;但後一句:「長期看人民幣還是強勢貨幣,未來進入升值通道」,卻只能用時間來證明。然而,從近期暴力救股市來看,走市場化的道路險阻滿途,一旦走上回頭路,創傷將更深痛。

人行今次出手美其名「完善報價機制」,時機是在七月M2大幅飆升之後、十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討論人民幣納入特別提取權之前,可謂出師有名,但相對今年以來人民幣走勢波平如鏡,貶值無疑相當突兀,市場難免謠言滿天飛,甚至傳中國有意讓人民幣貶值一成以扶助出口;人行終打破沉默,斥為「無稽之談」。可是「無稽」之源是人行黑箱作業,若能增加透明度總可減去一些不必要的紛擾。

匯率和利率是各國調節經濟的正常手段,前者更是經濟的晴雨表,而匯率的強弱若不利經濟政策施行,央行出手干預匯市亦是常態。不過,中國長期堅持「穩定貨幣政策」,就算離岸價一直反映貶值預期,只要人行每日開出的中間價「企硬」,也達到維穩的目的。然而,表面的穩定縱使維持,內裏承受的壓力將更大。

去年上半年人民幣曾「慢性貶值」,但長痛不如短痛,人行過去三日走出了試驗的另一步,周三更見官方干預匯市的手影,調整如果一如部署「三日到位」,快刀斬亂麻可自詡交出成績,惟未來的日子才是漫長。市場的遊戲規則並不是中國那杯茶,有形之手可能過於技癢,過度頻繁的干預或效果適得其反。

中國仍是迷信「政府萬能」,從股市指導「慢牛」結果不受控制,可見市場力量難以駕馭。人民幣和A股過去一年與經濟表現脫節,現在讓人民幣先擠掉點泡沫,未嘗不是好事;但假如經濟進一步轉壞,仰仗國家隊既救股市又救匯市,隨時蠟燭兩頭燒。

回顧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人民幣有條件不跟隨其他亞幣貶值,但今日的中國經濟已不可隨便說不;過去熱錢源源湧入,現今緩緩流走,讓人民幣回歸實際價值,才不致經濟失衡脫軌。貨幣強弱是相對性,中國經濟仍未看到轉機,而中美息率走向背馳,人民幣中長期貶值壓力不能排除,「當前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可能沒錯,但九七年香港是一面鏡子,幣值不貶,付出的其他代價更沉重;匯率需維穩,但更需因時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