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Insight:消費品股避之則吉

中港股市齊齊淪陷,過去半個月的反彈潮告一段落,而今次更加令人擔心,唯一期望是周中聯儲局議息後釋放暫不加息訊號。但現時市場憂慮經濟及企業盈利前景多於加息,不但中港捱沽,全球股市亦會受拖累,博反彈雖然利潤吸引,惟現時環境可能較月初更危。

所說之危,是指中央全力救市不外如是,就如武俠小說的招式用老,空軍隨時轉守為攻。之前出到公安話調查惡意沽空,隨時拉人封艇,差在未遊街示眾,但期指沽空仍然猖獗,三大股指期貨全部跌停板,結果上證50、滬深300及中證500期指較現貨分別低水2.3%、4.5%及5.8%,唔通空軍為賺錢唔怕槍斃乎?不過,假使真有惡意沽空這回事,調查和行動早就應該有結果,「假想敵」可能只為擾亂視聽。

阿爺救市時每日總有一、兩招,但萬變不離其宗,就係呼籲各類資金入市一齊托,國家隊及券商頂硬上,連大股東亦已用幾百億增持,所得效果只是半個月反彈,但連4,500點呢個「目標價」亦未能夠達標。

中國打噴嚏威力巨

IPO已暫停,千幾隻股票停牌呢招成笑料,未來要救市唯一方法是更粗暴、用更多資金,滬綜指昨瀉8.5%,如非有停板機制,跌幅相信已不止此,當初預言粗暴救市冇好下場,信焉?

中央希望刺激股市帶動財富效應增加消費,但結果唯一刺激的是豬肉價格升至三年新高,有專家預測CPI可能回升至3%,日後放水空間收窄,成為昨日四大利空因素之一;現在財富效應已無指望,救市的目的是避免「負財富效應」。今日中國打個噴嚏,全球亦會傷風,商品和奢侈品將首當其衝,連帶全球股市均遭殃。

「中國崩潰論」由來已久,大家半信半疑股照炒。近日社科院發表《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5》,假設一次金融危機導致GDP跌30%,以中國352萬億元人仔淨資產計算,足以應付1.5次金融危機;換言之,叫大家唔使咁驚,中國勝在底子厚,再加埋險資和養老金,要救市實在彈藥充足;至於成日話地方債務危機,新債冚舊債雖然被譏為龐氏騙局,但要撐下去幾年都未驚爆煲。

不過,「中國崩潰」亦絕非靠嚇,所謂「中國模式」:靠基建拉動經濟開始走到盡頭,內地已建太多公路、機場和鬼城,連鐵路投資也接近飽和,所以諗出「一帶一路」將基建及過剩產能輸出,但即使可行,亦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短線仍處於恐慌期

中國剛慶祝上半年成功「保七」,甚至可預祝全年保七冇難度,但相信與否是閣下的事。早前中國財新PMI成為很大對比,昨公布之六月工業利潤回復下跌,上半年鋼企虧損216億元人仔,水泥股集體盈警,滬綜指在何方才是合理估值?

港股升跌見慣風浪,當見中國死唔去,在低位自然會有趁低吸納買盤,但短期無疑仍處於恐慌期,恒指再有機會跌穿24,000點,國指就更加差,再試七月八日低位亦非奇事。昨日大市主板成交回升至1,162億元,但相對月初大跌市時之超過2,000億元僅及一半,現時未走的肯定屬「死硬派」,惟亦要明白到港股已打回原形之事實。

藍籌、國指同紅籌全面下跌,兩大券商股中信證券(06030)及海通證券(06837)分別跌9%及10.7%,重組概念股光控(00165)及中國食品(00506)均跌逾一成。由於距離七月八日低位仍遠,所以昨創52周低位的不足30隻,但包括三桶油和三隻汽車股,估計是在「負財富效應」下,對於下半年汽車銷售不存厚望。其他消費品股同信心下跌,聯想集團(00992)亦創52周新低,累計跌幅達38%。

國美收購揀錯時機

國美電器(00493)此時向大股東黃光裕買入零售店舖可謂時不我予。早前大市反彈則停牌,復牌又遇大跌市,小股東變成冇仇報。美銀美林及德銀均批評收購作價過高,相當於去年市盈率31倍,而且不含電商此類堪憧憬業務。國美昨跌13%,反映市場對其負面看法。

但值得一提的是,國美一直是港股通愛股,自三月底開始由1元直飆上2.51元,而成交金額亦在港股通活躍股份榜上僅次於中國中車(01766);該股昨復牌仍獲內地同胞淨買入15球捧場,但大摩淨沽出66球,其昨收市價1.27元仍未打回原形,但短期內地消費品股和零售股最好避之則吉。

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