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論檀:場外配資殺傷力強

市場塵埃落定,反思槓桿與交易手段,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清醒。管理者正在採取措施,在股市回歸正常的過程中,逐步去槓桿,以清除場外看不清楚的隱患。七月十二日下午中證監發布了《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要求派出機構和證券公司加強對場外配資業務的清理整頓力度。同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通知,全面清理所有配資炒股的違法宣傳廣告訊息。

作為重權技術提供方,七月十六日上午,恒生電子發布公告稱,關閉HOMS系統任何帳戶開立功能,關閉HOMS系統現有零資產帳戶的所有功能,通知所有客戶不得再對現有帳戶增資。上海銘創和同花順採取同樣操作。基本上新帳戶不能開,老帳戶不能增資,相關合同到期暫停。

場外配資、高效的技術以及投資非理性三大因素加劇市場波動。表面上,上述三個系統接入客戶資產不多、平倉不多。

權威統計,HOMS、銘創、同花順三個系統接入的股市客戶資產規模合計近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HOMS系統約4,400億元,上海銘創約360億元,同花順約60億元。以恒生HOMS系統為例,從六月十五日到七月十日,滬深兩市單邊交易總量約為28.86萬億元,同時,HOMS總平倉金額301億元,佔兩市單邊總交易比為0.103%。

程序化交易量驚人

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於十六日表示,從市場上已披露資訊可見,直接催生A股今次大波動的,似乎是大規模場外程式化配資,這些場外配資首先是規模巨大、來源充沛,但透明度有限;其次是扁平的互聯網連結,大大降低股民獲得配資的門檻與成本;再者,這些場外配資的槓桿率,有不少已大大超出了合理風險管控邊際。

市場往往是諸多因素的聯動效應,有了槓桿已經可怕,還有監管之外的槓桿,再加上天量程序化交易量,加上一波大幅上漲,市場結果可想而知。反思的結果不該是取締市場,而是高效監管市場,讓市場更加透明公平,堅定的抑制市場操縱。

獨立經濟評論家 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