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政府入巿三規條

上星期A股和港股大落大上十分嚇人。如何應對股市巨幅波動肯定是眾多股民乃至財金官員必須正視的問題。

首先,對盡用槓桿進取型投資者,恐怕已遭斬倉,如何應對已不是問題。可見高度槓桿十分危險,任何投資者均不應如此進取。

參考技術指標的投資者或會看指數有無跌破牛熊分界線。牛熊分界線通常以250天線,即過去250個交易日的指數收市平均數。筆者同意250天移動平均線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惟更關注的是基本因素。即到底股價是否過高,客觀考慮企業經營前景,特別是盈利展望和派息,投資價值如何。如果投資價值十分吸引,我絕不會沽,如有餘錢我反而會加碼。面對市場信心虛怯的時刻,要有續跌的心理準備,但只要基本因素吸引,筆者不會因市場續跌而在低位沽出。

加槓桿百害無一利

有人會說:基本因素或會因市場悲觀情緒蔓延生變,因此或有必要止蝕。這個可能性固然不能排除,惟機會不高。這機會要看執掌政策的人如何反應。

一九二九年美股大跌,當時哈佛大學的Irving Fisher指美國基本因素佳,呼籲投資者不用擔心。惜其後聯儲局政策愚蠢,最後釀成大蕭條。然而,一九八七年股災乃至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後,聯儲局政策均能避免經濟崩潰,投資者只要不被斬倉,自己又能冷靜應對,至今獲利仍豐。

這又牽涉到財金官員如何應對市場波動問題。A股大跌初時,內地即降息降準,惜未能挽回市場信心。同時降息降準是進取和合適的舉措,但其後有放寬孖展的做法就有點奇怪。面對市場波動,增加槓桿化有百害而無一利。

筆者不認同人為托市。人為托市乃指人為地把股市托高於基本價值,但如股市跌破基本值,筆者就贊成政府直接入市。政府直接入市有三大好處:一是從投資角度看,既然股市超值,入市長遠有錢賺,這對社會和納稅人均有利。二是從宏觀經濟角度看,政府斥巨資入市可挽回市場信心,有助於避免股市崩盤波及實體經濟。三是從微觀經濟角度看,市場本應反映價值,但人心惶惶的時候,投資者恐慌性不問價沽出股票,人心既已潰散市場亦已失效。政府入市可盡快恢復股市的正常功能。

估值未夠低宜忍手

然而,如果股市估值太高,政府就必須忍手,人為托高股價反而傷害股市的正常功能。股市估值到底是太高或太低往往不易判斷。此際筆者會建議政府還是忍手為佳。但八七和九八年股災後估值太低應無懸念,八七年股災出現後筆者亦曾呼籲政府入市。

何濼生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房屋、宏觀經濟、國際金融等。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經濟部及安大略省經濟局,回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先後任教,現為嶺大教授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何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