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瘋伴隨慘跌 政策市不足恃

內地股市昨日跌至四腳朝天,這種場面股民久不久就受一次驚嚇,○七年有「二二七慘案」和「五三○慘案」,今年先後有「一一九慘案」和「五二八慘案」,都是在股市位高勢危觸發的大跌市。

中央欲引導股市「慢牛」卻控制無力,使A股暴升暴跌成為常態,港股這「後花園」亦被牽連失火;A股縱使身價暴漲,雄心勃勃以納入國際指數為目標,惟八年來一個翻板,只是更瘋狂、更波動、更無理可言,泡沫一旦爆破的後果將更嚴重。

市場昨日列舉跌市幾大壞消息,有些僅是傳聞,有些是馬後炮,甚至臨近「五三○」的心理威脅亦搬弄出來,較實在的是匯金減持兩家銀行股權;然而,最大的利空是「地心吸力」,參與者的目的都是短線圖利,買進時不甘後人,逃生時亦爭先恐後,尤其融資餘額與成交一樣達至天量,進一步加劇股市的波動。

中央源源不絕供應A股的炒作條件,減息和降準交替操作、加入國際指數、中港基金互認、深港通及QDII2等接踵而至,A股終於出人頭地了;即使偶有調整,「不改牛市格局」、「每次都是上車機會」是常見論調,歷史數據顯示廿六次大跌市後有八成半機會大幅反彈,但一次意外亦足以致命。世上沒有只升不跌的股市,日本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是典型泡沫的教訓。

匯金在股市低迷期間每年增持四大行差不多是指定動作,股市亢奮時減持亦是正常的投資行為。然而,除了匯金之外,全球互惠基金對中國股票持倉比重降至五年最低,ETF持續走資,千多家上市公司遭大股東減持,接貨的清一色是散戶,但每星期仍有數以百萬計的新進股民開戶,全民皆股絕非好兆頭。

今次的升浪難免與○七年「六一二四」相提並論,現時估值未及當年,但只是一種障眼法;回看○七年十月,銀行板塊市盈率三十四倍,今日銀行股的市盈率七倍不到;然而,十六家上市銀行今年首季利潤佔A股整體盈利達五成六,若扣除銀行股,A股的整體估值已飛越雲霄。

不少評論仍堅稱「A股沒有泡沫」,但市場的興趣卻顯然放在追逐創業板、新上市、國策股、重組改革身上,現在連匯金亦掉頭減持銀行股。毫無疑問,A股狂飆造就了許多贏家,外資、大股東、國家隊乘機套利,企業集資減輕利息支出;但股市的每次起落循環均是一次財富轉移過程,「慘案」與「股瘋」總相伴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