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收市競價多餘

香港股市本無競價時段,但在外資大行及機構投資者強烈要求下,港交所推出開市及收市競價,把開市提早30分鐘,收市延長15分鐘,當時並沒參考外國,未引入太多限制,競價時段成為大戶造市良機。

開市競價時段在新股上市立即被濫用,有炒家把股價推高至招股價100倍。收市競價時段也出現不正常結果,個別股價比正常交易時段低逾30%,被批評為「勁假」時段。後來愈做愈大膽,在○九年三月九日,一個外資銀行的龐大沽盤令滙控(00005)跌至當天最低競價的33元收市。港交所受到各方批評,終叫停收市競價時段。

易受操縱 無實際需要

六年來,外資不停游說重啟收市競價,外資基金的立場是,他們需要一個開市及收市定價機制,好讓基金定價。港交所重啟新一輪諮詢,再推收市競價,但新機制有所不同,收市競價時段初步預設為上下限5%,以防股價過分波動;同時設立收窄波幅機制,到最後五分鐘,股價不可超越之前價格。這個優化收窄波幅機制,可有效防止當年滙控以超低價收市亂象,避免炒家過分操控。

不過,香港金融業的立場是,全日有五個半小時交易,為甚麼收市價不算數,要多開15分鐘來達成另一收市價?為甚麼基金不可以正常交易時段的收市價來定價?任何交易員都可在下午四時收市前落盤,達到市場認可的收市價,延長15分鐘只是容許再操縱市場。

上下限5%的機制也有問題,如果在收市後有突發消息,例如某上市公司破產或其他黑天鵝事件;或者某上市公司得到一個大合約,收市競價時段的交易也不能代表現實情況。再次引入收市競價時段,只是滿足外資要求,根本沒有實際需要,是多此一舉。

藺常念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永遠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