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安倍兵行險着

上周五日本央行出人意表擴大量寬規模,日股應聲彈起。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說穿了只是傳統凱恩斯經濟學的舊酒新瓶,短期固然能刺激日本經濟,但能否解決深層次經濟結構問題,並帶來長期成果,是一大懸念。

自一二年底安倍晉三上任後,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被稱為「安倍三支箭」。第一箭是行動的核心,透過大膽的量寬幣策,大量購買國債,一方面能壓低日圓滙價,對出口導向型的日本經濟尤其重要;另方面希望推高通脹預期,走出長年的通縮陰霾。第二箭是機動的財政政策,增加公共項目支出及創造就業,並透過調高消費稅彌補財政支出。

刺激需求效果短暫

安倍三箭頭兩箭出台時,市場一片憧憬,結果亦符合傳統凱恩斯學派預期。據該學派「總合供需模型」,總需求由私人消費、企業投資、政府支出及出口淨額四部分所構成。量寬實施後,日圓於年半內挫逾兩成,不但刺激出口,更帶動企業盈利復甦,同期日股漲近倍,財富效應有助私人消費增加。按凱恩斯的理論,頭兩箭是刺激總需求,短期來說會使總體經濟有望擺脫衰退及通縮。

但理論亦預期,刺激總需求的措施只會對實體經濟帶來短暫成果,如果無法增加總供應,長期來說,當民眾明白經濟好轉只是因為貨幣供應增加而產生的幻覺,實體經濟便會打回原形。例如今年四月調高消費稅後,國內生產總值於第二季便創下五年來最大跌幅。

結構改革成敗關鍵

安倍經濟學是否一無是處?未必。透過刺激總需求,能以時間換取空間,好讓第三箭,即各項市場與經濟結構改革,如減少過度的規管、增強公司治理等,能有充分時間醞釀和推行。如結構性改革成功,便能增加總供應,為經濟帶來長期效益,第三箭是安倍能否最終成功的關鍵。

然而深層次的經濟結構問題相信無法於短期內解決,例如日本人口老化嚴重,生育率下降更令人擔憂。在提高消費稅後,經濟大受打擊,很可能局限了往後財政政策的靈活性。如果只滿足於享受弱日圓的好處,並放慢改革,將會功虧一簣。

更值得關注的是,量寬是一把雙刃劍,目前日央行資產規模已達名義生產總值的50%,遠較其他實施量寬的美英及歐的約25%為高。上周五加碼放水可謂兵行險着,因為央行資產規模不可能無限膨脹,過度量寬會令市場質疑日債甚至日圓資產的價值,造成信心危機。此外,日圓帶頭進一步貶值,將產生以鄰為壑的效應,其他出口導向型亞洲國家會否爭相倣效、作競爭性貶值,備受關注。

(中大經濟學系講師葉德生參與本文)

莊太量

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及南京大學思源講座教授,著有《人生煉金術的7大抉擇》一書及300餘篇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以及本地報章,並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現為標準工時委員會及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