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前維穩 錢多最難搞

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結束買債,為歷時六年的量化寬鬆(QE)畫上休止符,往後的決策便是何時加息,以及縮減聯儲局資產負債表來個真正收水。主席耶倫有言在先,在結束QE後一段時間便會考慮加息,在最新的議息聲明中還添上加息可能比預期早的字眼,而且有決策官員說過,在開始加息後便是聯儲局為資產減磅的時候,這頭「息魔」不得不防。

環球金融市場兩個星期前曾陷於極端震盪,可視為對息魔來犯的預演。由於結束QE應該早在預期之內,因此震源毫無疑問來自對利率去向的憂慮。當時各主要股市大幅插水,黃金及石油等商品價格下瀉,避險資金瘋搶美國國債,恐慌指數升上多年來的高位。如斯情景以往只有在爆發金融危機時才會出現,直至央行官員紛紛開口為市場壓驚,恐慌才告平息。

其實,就算美國在明年開始加息,進取的估計也不過是從年中開始至年尾共加半厘左右,單看幅度理應無傷大雅,而且其他市場亦未必即時跟加,例如香港銀行界便預計港息可再遲半年以上才有行動。此外,更有不少分析參考過去幾次美國加息周期,認為加息後股市上升的機會不低。

可惜,今次恐怕不能完全憑過去的經驗作準,因為以往的加息周期開始時,並沒有QE在前,資產價格不及現在膨脹得那麼誇張。聯儲局六年QE放出幾萬億美元入市,而歐洲及日本央行放水的規模都是萬億美元計,還有中國幾年前豪擲四萬億元人民幣,有相當部分流入了資產市場。試想想,在一間逼到爆的戲院,只要一絲煙霧足以造成極大恐慌,人人爭相逃生,兩星期前的混亂市況就是寫照。

市場上很多人都說目前的資產價格早已脫離基本因素,有多少是被氾濫的資金浮起,大家心知肚明。不過,聯儲局現在只是停止放水,並未減持資產收水,加上歐日繼續量寬,資金氾濫仍會持續,對市場該有支持。可是熱錢數量實在太多,而且很多資產例如高息債、抵押證券及物業等,流通性較低,一旦要恐慌式逃生,人踩人在所難免,就算很快回穩亦傷亡慘重。

當前最大問題是六年來大量放水,已灌注滿各類資產,聯儲局未來如何在引導市場確立加息預期之餘,又要避免引起恐慌性拋售潮,讓加息周期平穩開啟,真是難度超高,甚至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正如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預言,在後QE時代市場震盪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