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通脹掛鈎債券剛上市,吸引近49萬名市民認購。香港已有成熟的銀行體系及股票市場,然而時至今日,本地債券市場的發展仍遠遠落後。建構多元化的金融中介渠道,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十分重要。
金融中介機制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透過金融中介,閒置的儲蓄可轉往具生產力的投資項目,創造價值及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相反,若金融中介渠道缺乏發展,不但市民的積蓄不能賺取回報,企業亦會因未能獲得所需資金而無法開展項目,反過來會窒礙實體經濟。
金融中介渠道由銀行體系、股票市場及債券市場所組成。然而於九○年之前,本港債市可謂是毫無寸進,相較早於七○年代起飛的本地銀行業及股市,形成強烈反差。
香港的公共財政一直奉行量入為出的理財哲學,因此毋須像其他經濟體般向市場舉債以應付開支。從公共財政管理的角度,保持盈餘的預算當然是好事,但卻帶來一個快樂的煩惱:沒有政府債券的發行,市場便無法估量無風險利率(risk-free rate),而債券發行人也無法透過參考具代表性的港元孳息曲線,去為不同風險程度的債務工具定價,不利於債市發展。
作為三大融資渠道之一,當銀行業或股市發生危機時,債市能發揮重要的補足作用。
回顧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樓市、股市下挫,股市集資功能固然受嚴重影響。當時本地銀行體系雖然沒有發生危機,但銀行為免呆壞帳,於貸款上轉趨審慎。兩大融資渠道淤塞,但香港缺乏具深度及高流動性的債券市場,資金流出上述兩大渠道後便變回儲蓄,而無法通過金融中介引導回投資項目。
金管局於九○年起推出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計劃,為本港債券市場發展寫下重要一頁,此計劃為港元孳息曲線提供基準。然而,本地債市的參與者主要仍局限於機構投資者層面。
零售投資者參與本地債市的突破點,為○七年國家開發銀行在港發行第一筆人民幣債券(點心債)的零售部分。而○九年財政司司長宣布推出政府債券計劃,並於一一年發行首批通脹掛鈎債券予零售投資者。
相對於歐美等崇尚消費主義的經濟體,香港的儲蓄率可謂甚高,從通脹掛鈎債券及零售點心債的認購反應,可見於低風險低回報的銀行存款,與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市場的兩極之間,本地投資者對中度風險的債券有頗大的需求。
若債券市場能好好發展,不但能完善企業融資渠道、促進經濟活動,更能為閒置的儲蓄提供風險較股票低,而回報較存款高的投資機會。展望將來,隨着美國息口緩慢上調,價格風險較低的浮息債券會更受歡迎。
(中大經濟學系講師葉德生參與本文)
莊太量
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及南京大學思源講座教授,著有《人生煉金術的7大抉擇》一書及300餘篇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以及本地報章,並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現為標準工時委員會及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