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兩面刃 資金流要慎管

滬港通啟動前,焦點都落在股票市場,投資者努力「尋寶」之際,似乎忽略了滬港通對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和市場帶來的重大利益。這個先行優勢,實在是危、機並存,香港若能把握這個先行機遇,勢進一步拋離其他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競爭對手,令本身地位更形鞏固。

人民銀行今年改變了對人民幣的匯價政策,容許雙向波動,匯價不再只升不跌,兌美元匯價四月時創過低位後,近月重拾升勢,惟期間有銀行適時推出看淡人民幣結構存款,讓睇淡客戶投資或進行對沖,惜推出以來反應冷淡,同一時間人民幣基金認購額不斷增加,兌換業務量節節上升,顯示市場對其前景依然樂觀。

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早前公布,人民幣已取代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常用國際貿易貨幣,僅次於美元,全球支付貨幣排名第七位,比一二年一月第二十位大幅提升,估計在中國資本帳邁入開放進程後,相關排名將繼續提高。

香港是中國境外最大的人債市場,人民幣資金池增至逾一萬億元,跨境貿易結算、人民幣基金等投資產品形形色色,是本地及海外金融機構最重點發展的業務。不過,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新加坡及台灣都加入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業務活躍,未來人民幣要朝國際化的方向走,也必須讓坐落於歐洲、美洲、連接中東及南亞地區的其他離岸中心加強業務交投量,不能讓香港唱「獨腳戲」,香港的優勢似在淡化的時候,滬港通來臨正好扶香港一把。

滬港通機制之下,五百多隻以人民幣計價的上海A股可以透過港交所直接買賣,被視為離岸人民幣的投資出路。現時距離十月啟動還有約兩個月時間,資金已經源源流入,不排除部分流入股市提早建倉,人民幣相關投資基金如RQFII、ETF錄得淨申購。有專家預期,海外投資者投進A股的資金規模可望急速擴大,或至逾萬億元,刺激在港的人民幣需求,帶動本地整體人民幣業務,資金池擴大步伐必然加快。

當然,香港要好好把握,強化人民幣業務的獨特性,才不枉飲「頭啖湯」機遇。不過,離岸人民幣資金的流動性在滬港通開動後的真實情況如何?會否出現流動性急劇增加,尤其是即日管理的問題,就需提高警惕,因現時市場深度不過是應付平常交易,日後要加入波動較高的股市交收結算,一旦極端的情形發生,便是對管理及支援的一大考驗。正當近日大家關注兩地對交易系統測試效果時,更不要忽略人民幣資金調節等支援、測試及風險評估,否則機會便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