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債異常勁 睇熱錢有後着

環球超低息加上印銀紙令資金氾濫,市場正不斷出現反常異象,昨天掛牌的第四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表現異常強勁,又是一例。這批通脹債以接近全日最高位的105.15元收市,成交額達十五億五千萬元,比第五大成交額股票中石油還要旺,如果不是大戶狂掃貨,看不到有其他合理解釋。難怪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終於承認,近期流入香港的大量熱錢確有買股票。通脹債驚現掃貨潮只是冰山一角,相信游資短期不會撤走,還會興風作浪。

新一批通脹債暗盤價曾被掃上104元,市場原以為屬頂位,怎知掛牌後更凌厲,雖然以千計散戶見好即沽,但大戶掃貨來勢更洶湧。以昨日收市價計,要以一萬零五百一十五元,才能買入一手面值一萬元的通脹債。由於買方要多付五百多元,就算持有至到期收足三年派息,粗略計算亦等於少了一厘半以上的利息,豈非很蝕底?當然不是!

無論大戶也好、游資也好,大額資金如打算靠泊在香港一段時間,總要做些資產配置,買通脹債其實相當好賺。不妨看看,三年後到期的外匯基金票據,收益率只有半厘多一點;至於美國國債,兩年期的收益率不足半厘,五年期亦只有一厘六。就算本港通脹回落,市場估計通脹債年息仍有三至四厘,大戶扣除多付的一厘多買入價,回報仍比其他官債划算,兼享政府債券的穩陣,實屬除笨有精兼懂得計數!

從中可以肯定一個事實,就是香港目前熱錢多、游資多,而且愈來愈多,金管局自七月以來二十多次入市注資是佐證。市場估計部分是來自俄羅斯企業因應美歐制裁而轉過來避險,亦有一部分是睇好內地經濟回穩,特地過來炒一轉。此外,相信也有近期大舉撤離環球垃圾債券的熱錢,刻意來港落腳。通脹債忽然變成搶手貨,正好顯示熱錢仍未想走。

早兩天曾警告美國利率正常化會為香港帶來三重打擊的陳德霖,昨天已改口風,婉轉地承認今年底前,資金大規模流走的機會不高。其實,美國利率正常化必定會發生,就如經濟學大師凱恩斯曾說人長遠都會死,因此更值得關心的是這個終極結果出現前,熱錢還有甚麼部署,市場會怎樣變化,對香港經濟會造成哪一程度的影響,這些才最重要。

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熱錢趕在美國收水前,盡地一煲把資產價格炒起,賺取最後一筆,由於滬港通細節遲遲未確定,這空窗期正好提供一個美麗憧憬,待真正落實時便可盡情套現。還有,游資氾濫變相降低資金成本,連帶其他未必是熱錢目標的資產也受帶動,以致細價住宅樓價也愈見瘋狂。面對此情此景,財金官員除了得把口之外,其他均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