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起步 打破壟斷路遙

中央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關鍵角色,引進民營銀行是其中的重要一步,經過近一年醞釀終於落實,首批五家試點中,有三家獲准正式籌建,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中銀監主席尚福林說,民營銀行的目標是為實體經濟提供高效及差異化金融服務,解決目前小微企業融資難,目標宏大,能否做到還未可知。

當然,銀行業開放民營化步伐不可能太急,如果經營失敗,隨時引發危機。政府在市場化的改革過程中,太多干預未必有利,但干預不足又怕難達預期目標,惟有穩中有序推進,意味着不會一下子批出很多民營銀行。

銀行業在經濟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儼如金融體系的心臟,問題是內地國有銀行未能令資金暢通無阻地在經濟中流轉,當局只好另闢途徑。不過,這一步並非沒有阻力,民營銀行概念在去年提出,最近國務院一再要求穩妥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中小金融機構,設立民營銀行才見有突破性發展。

中國銀行業一直由國有大銀行壟斷,信貸多數流向有官方背景的企業,中小企業得益不多。現在內地經濟面臨發展樽頸,轉型升級需要依賴活力更強的中小企業,同時更要搞活農村經濟,可惜這些弱勢群體難以從大銀行獲得幫助,只好引入由民營資本籌設的銀行,期望透過競爭,讓信貸更多元化。

中銀監披露已核准籌備由騰訊牽頭設立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與天津金城銀行,亦會協助另外兩家銀行加快籌建。金融改革已踏上新的里程碑,金融風險必定隨之增加,監管工作若不能同步到位,出現問題時,對經濟的衝擊難以估計。

開放歸開放,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仍屬未知之數。參考外國經驗,銀行業過度競爭引發不少問題,例如用高息吸存款及從事投機均時有所聞。此外,民營銀行入場門檻高,發起人與大企業之間關係糾纏不清,會否出現利益輸送?幕後財團出現經營危機時,會否拖累銀行本身?

內地市場目前仍普遍存在一種印象,就是銀行屬於暴利行業,有調配金融資源的特權,利潤非常吸引。當開始引入民營銀行時,必定吸引大量資金湧入。因此,現時難有大規模開放民營銀行入場的條件,但改革道路必須走下去。

事實上,內地銀行業缺的不是民間資本,而是遊戲規則及開放政策。因此,民營銀行的出現只能說是起步,還要有利率市場化配合引導金融資源有效配置,以及存款保險制等措施,讓競爭在有秩序下進行。不過,最重要的始終能夠幫助弱勢小微企業及農村,獲得金融資源發展經濟,否則便失去民營銀行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