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銀行的整體不良貸款率,在第一季度創下1.04%的三年高點,鑑於銀行體系的透明度偏低,許多分析師相信,真正的不良貸款率,要比官方公布的高得多。更令人憂心的是,數據背後還掩蓋了靠銀行系統餵養的大批「殭屍企業」,正啃食中國經濟的事實,如果處理失當,可能引發債務危機,甚至惡化為「殭屍經濟」。
「殭屍企業」一詞早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日本,指企業已無法正常經營,應該破產,卻又靠借債或政府資助而苟延殘喘。標準普爾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企業借款14.2萬億美元,負債總量全球第一,而中國企業的現金流和槓桿使用情況自○九年起惡化,目前在全球企業中表現最差。報告描述的只是平均水平,如果剔除私人企業只計國企,相信槓桿狀況可能更差。
根據財政部數據,國企利潤自一一年以來增速迅速下滑,但包括債務利息支出在內的財務費用,增幅卻由○九年的3.2%,迅速升到一二年的33.5%。雖然一三年回落至個位數,但今年首季又反彈至19.3%,連續四年超過利潤增長。地方國企「借新債還舊債」非常普遍,反正是國企,即使成為「殭屍企業」,也有政府兜底。最終造成市場利率降不下來,過剩產能去不了。
由於銀行為降低其不良貸款,不斷向殭屍企業續貸輸血,這問題很難在宏觀指標中直接地反映出來,卻實實在在啃食中國的經濟。人行官員最近再提出要善用破產法,清理「殭屍企業」,但鍾經緯覺得,如果企業破產,銀行債務便要被追究責任,而且事涉地方GDP,影響職工安置及就業問題,在落實上恐怕阻力重重。
鍾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