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淡風再起,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四月份的報告指出,中國100個大城市的樓價,當中45個錄得不同程度跌幅,成都更錄得1.9%單月最大下調幅度。
根據里昂證券的最新估算,內地約有1,020萬套空置單位,一線城市的住宅樓宇空置率為10%,而二、三線城市則為16%,全國總平均為15%,比起美國的10%空置率高出5個百分點,反映中國房地產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日趨嚴重。
內地房地產市場下半年持續下調的機會居多,主要由於國內生產總值在今年第一季創下自一二年第二季以來7.4%的最低升幅,中國已進入較低增長的時期,投資者或用家的入市意欲大不如前。此外,中央多次表明接受較低的增長率,可以預期中央對新增貸款的態度依然審慎,對樓市有一定的抑壓作用。
由於內地樓市前景稍遜,不少投資者已轉投海外市場,據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 Inc.)統計,中國流入海外商業地產的投資金額於一三年達76億美元,比一二年急升124%,料一四年將突破100億美元,資金流出只會令內地樓市回報進一步被拖低。
雖說內地樓市在下半年淡風持續,但有幾點值得留意。首先,由於流入一線城市的人口比流出的多,經濟實力又比二、三線城市強,樓市下調的幅度將相當有限,甚至能保持溫和升幅。
正如北京和上海在四月份仍能錄得0.38%和0.49%的單月升幅,但二、三線城市由於交通、醫療、教育等配套欠理想,市場下調的幅度必然較深,這種情況在三線城市尤甚。
從另一個角度看,樓市適度調整,未嘗不是好事。一三年中國房地產總銷售金額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1.9%,比香港九七年樓市高峰期的9%還要高出2.9個百分點。樓市逐步下調,很大程度紓緩樓市泡沫的風險,避免一旦突然爆破對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帶來的衝擊。
最後,中央雖然「默許」樓市稍作調整,卻不宜過分解讀。根據巴克萊銀行估計,房地產投資減少5%,中國GDP將下調0.5個百分點,因此中央絕對不會讓樓市大幅下滑,亦有足夠行政和宏觀調控的能力做到這點。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包括中國經濟政策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