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死亡債券 十足糖衣毒藥

香港勝在有滙控這家跨國巨無霸銀行扎根及上市,把歐美銀行業監管的最新動向帶進本地投資者視線中,否則,就算身處國際金融中心也可能只是井底之蛙。滙控管理層在五月股東大會的通告中提出動議,要求授權發行「或有可轉換證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Securities,簡稱CoCoS),總額可達二十二點五億美元。很多投資者或許並不認識這種「新穎債券」,但聽到市場戲稱之為「突然死亡債券」,應明白內有乾坤。

「或有可轉換證券」是在金融海嘯後,歐洲監管機構的新猷,性質上屬於債券,賣給市場投資者,目的是在爆發特大金融危機時,作為吸收銀行損失的緩衝器,以發債所得資金填補銀行資本缺口,避免政府要用公帑打救。因此,資金可計入銀行的額外一級資本中,以備不時之需,滿足監管要求。

具體玩法其實不艱深,當遇到所謂的「觸發事件」,例如銀行因巨額虧損令資本跌至危險水平時,便會啟動「或有可轉換證券」的執行條款,結果可概括為三大類。其一,正如滙控構思的把債券轉換成普通股,行使價會很低;其二,把整批債券一筆勾銷,由債主承擔損失;其三,按監管機構指示停付利息。由於損失可能非常巨大兼突如其來,被冠上「突然死亡」。

不過,世上哪有免費午餐!銀行的風險並無被消除,只是轉移了,股東及小投資者必須留神。目前「或有可轉換證券」的買家主要是對沖基金及投資大戶,一旦察覺銀行出問題,怎會坐以待斃,最簡單就是先行沽空相關銀行股份補數,屆時恐怕令股價跌得更快更深,沽空賺到的則可彌補被迫換股及債券報銷的損失。至於無力對沖的小股東,只能看着股價插水,最後被大幅攤薄股權。

市場還有另一憂慮,「或有可轉換證券」原意是引入投資者做債主監督銀行,但有了資本緩衝,有可能令銀行管理層不思進取,差到極點時反而有大筆資本到手,還需要及早救亡嗎?當然,這只是假設,好像滙控經常強調本身的資本充裕,亦從未要求政府打救,看來未必真的熱衷於「或有可轉換證券」,可能只是為了滿足歐洲的監管要求而已。

由於「或有可轉換證券」具有「準股本」性質,成本卻低於發行普通股,加上現時發債利率仍屬超低,大受歐洲銀行業歡迎,去年已發行一百四十三億美元,估計今年將達七百億美元。在亞洲,日本大型銀行也開始跟風。不過,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警告,這類債券的風險超出想像,回報與潛在損失不成比例,而且將來一旦出現觸發事件,執行上是否如監管機構預期那麼暢順,仍屬未知數,多少帶有糖衣毒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