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烽煙再起 民企好自為之

外國沽空機構狙擊中國民營企業,已歇息了一段時日,但自中金再生一擊得手之後,再激起勃勃雄心,接連有香港上市的青蛙王子及紐約上市的「網秦天下」成為狙擊目標,業績數據真偽成攻守要塞,免不了各說各話。上市企業為免再成獵物,最重要的是提高公司透明度,加強與投資者溝通,才可「明哲保身」。

上市民企與研究機構交手已有三年歷史,第一回合沽空機構大獲全勝,第二回合民企防禦有術,令沽空機構知難而退,第三回合現又揮軍重來。投資者亦學懂一套辨識企業的「防狼術」,例如市盈率太低的公司便宜莫貪。

投資者買股前要做足功課固然重要,但看存貨、應收帳和日數容易,一些隱藏的附屬公司及關連交易卻難以察覺。投資現時首要掌握的是資訊,可是亦同時面對資訊太多的問題,一家公司兩間市場調查公司的數據可以有很大分野,尤其中國地域廣大難全面稽查。

網秦乃內地手機安全軟件公司,移動互聯網板塊今年大熱,估值被捧至虛高,網秦今年以來升幅數以倍計,更易惹狙擊機構落手。虛擬世界如虛如幻,現實世界雖然能目見耳聽,但香港投資者仍如盲人摸象,很多時只能信任會計師、管理層及監管機構等「專業意見」。

對百度、新浪、騰訊等知名度高公司而言,已置公眾監察之列;然而,市場規模較小的公司更應自動提高透明度,例如一些公司網頁多年未有更新動態,管理層甚少露臉,即使出席記者會或股東會亦一味報喜不報憂,奉行如此管治風格,門戶不嚴難免引賊入屋。

正氣的上市公司宜制訂一套應急措施--遇上無理狙擊,先即時停牌,再公開逐點駁斥解畫,最後待復牌後回購股份,此「反擊三式」曾令沽空機構吃不了兜着走。不過,即使擊退炒家僅是短期治標之計,企業信譽始終會受損;乘着今年科網熱潮,正排隊登陸美國上市的多家內地企業亦受無妄之災。好公司長遠需提高本身免疫力,不妨加強披露,讓投資者帶眼識股避開壞公司。

對於財務造假或高層貪瀆的消息屢有發生,今年更涉及幾家在港上市的藍籌級國企。然而,內地處置方法經常不同,有些從嚴處理,有些不了了之,有些舉報者甚至被拘捕;投資者若「疑者莫買」,會一竹篙打散一船中資股,一概敬而遠之,今年國企指數遠遠跑輸予恒指,如何收復投資者的信心,將是中資股的一大課題。

本月起上市保薦人將會因新股資料不實而被追究刑責,這是提高市場信心的重要一步。但樹大有枯枝,中國企業特多管治雜亂,需要監管機構、上市企業和投資者共同努力維繫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