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建成之日 香港衰敗之時

上海自由貿易區正式掛牌已有幾天,外界普遍認為雷聲大、雨點小,開放政策低調保守,難以對香港的金融及貿易中心角色構成直接威脅,似乎讓港人鬆了口氣,自貿區消息甚至已離開了市場的視線。滙豐銀行則發表一份題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報告,大意是自貿區需時發展,要耐心等待。這番話反過來正好提醒香港,幸好還有些少時間,必須全力開拓,增強國際特色,以免重蹈覆轍。

國務院公布的上海自由貿易區總體方案中,特別強調「以開放促改革」,由國家級政策配合上海發展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及航運的「四個中心」目標,並且訂下三年試驗期。其實,以開放促改革絕非甚麼全新構思,在一九七八年推行改革開放以來,這思路便一直沒變,具體是透過不斷開放市場,借助外力掃除障礙,推動內地的經濟改革,多年來的成果有目共睹。

香港對此應不會陌生,三十年前建立的深圳經濟特區便是以開放促改革的典型。有內地學者形容上海自貿區的意義不下於當年的深圳特區,實際是一個警號。當年香港製造業乘勢大舉北移,盡享深圳低成本的好處,建立了「前店後廠」模式。不過,隨着不斷的開放和改革,內地現在已能做到「店廠合一」,一切就地處理,香港這前店不再吃香,更落得產業空心化,最近才說要吸引製造業回流,未免太遲。

近年香港充斥着一種想法,認為只要背靠內地,便可利用中資撐起經濟,向他們提供金融、貿易及專業務服,未來大可無憂。在港股,中資企業市值早已佔去大半江山;在金融及銀行業,中資勢力快速冒起,華資早已靠邊站,外資也沒有突出優勢。在消費層面,要靠內地旅客不斷掃貨才能蓬勃起來。到最近香港被點名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更增強了這感覺,處境反而愈來愈被動。

香港正在重蹈覆轍。正如當年的前店後廠並非不可取代,金融及貿易服務同樣不是無可代替,當上海自貿區發展起來,便可以相同賣點服務內地資金和企業,而且還有國家政策支持,又有近水樓台之便,尤其在試驗完成後,把相關經驗複製到其他省市,香港更會淪為可供選擇的眾多服務提供者之一,就如「前店」變得可有可無一樣。

有不少意見認為只要餅做大了,大家都可以得益,問題是以甚麼形式?企業跨地域投資錢搵錢,自然沒有問題,普羅打工仔恐怕沒這福分,隨着又一次產業大轉移,將來隨時飯碗不保。香港的出路在哪裏?在於必須加強制度優勢,鞏固國際特色,着力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而不是只做中資的服務提供者,否則上海自貿區這個羅馬建成之日,便是香港衰敗之時,大概還有三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