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反壟斷 宜公正廉明

內地《反壟斷法》施行已過四年,一向調查有之、行動欠奉,但今年突然動作多多,繼早前成功向外國奶粉商施壓迫使其減價後,再逐步伸展至藥企及金飾,上海金舖或屬特殊案例,但發改委接二連三出手定非偶然。執行此類打擊商家暴利的措施,容易博取民眾掌聲,但須做到公正廉明,否則後遺症就是影響投資信心。

像奶粉和藥物等民生必需品,除暴(利)可安民,惟一旦牽涉金飾等奢侈品就較不尋常。一些非必需品及奢侈品身價隨經濟起落甚大,今年中國肅貪倡儉,茅台酒身價一落千丈,許多奢侈品亦要減價促銷。拿成本與利潤掛鈎的方法,只適用一些民生用品,其他的自會由市場自行調節;若拿成本為價格準則,近年煤價暴跌,電企盈利大漲,亦應減電費以保民生。

完全競爭市場尚且存在價格壟斷,寡頭壟斷卻不乏「容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現象。上海金舖不許有「指導價」,但以往成品油不正是實行「指導價」,甚至以往對銀行的維護,令銀行獲取暴利。最大的壟斷一向源自國企及央企,電訊、石油和航空等,戰略行業固然如是,其他電力、資源、金融等行業亦如是,國企及央行更可享有融資等方便之門,經營不善的有國家補貼,最開放的是競爭最激烈的零售業,多年來「國退民進」僅是響亮的口號而已。

中國今年首五個月通脹受控,至六月份方見反彈,可是老百姓的觀點是通脹遠高於官方數字,控制物價無疑是穩經濟的其中手段。造成零售價格差異的另一原因,是內地雜稅繁苛,單是百分之十七的增值稅,已足以誘使消費外流,另有五花八門的關稅、消費稅和營業稅,國家抽重稅才是造成商品價格過高的元兇。

中國過去二十年國民收入激增十倍,但股市卻是原地踏步,企業業績有極大周期性,這是過度管治的弊端。企業全看國策,慣了接受指手畫腳,自主能力不足。一些企業能構成壟斷自有其獨到之處,歐美亦曾對微軟及Google等巨無霸實施反壟斷制裁,聯手操控價格固不可忍,但最重要是創造公平的競爭機會和優化投資環境。

近期另一宗矚目新聞,是跨國藥企涉嫌行賄事件,藥企賄賂醫院和醫生,據知在內地早已是潛規則。行賄恐亦因有人索賄而起,有分析視中央此番高調處理,亦與反壟斷拉上關係,但不掃除本土行業的歪風,而一味針對外商「入鄉隨俗」追隨歪風,恐被人質疑是另一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不管中國反壟斷的動機為何,新領導層的破格之舉,清除積習仍有長路要走,保障消費者權益不容漠視,惟內地最重要的是打擊假貨劣貨,商品的價格總歸市場調節,何須行政出刀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