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陰晴難料 走勢內外交困

天有不測之風雲,股市有難料之走勢。自回歸以來,港股踏入下半年的首個交易天,都因假期關係成為旁觀者,靜看全球各國股市下半年開局表現。可惜這個謀定而後動的優勢,並不能為港股市場帶來多少甜頭。

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數累計下跌百分之八,港股是全球表現第二最差的股市,僅比上證指數百分之十二的跌幅稍佳。港股走勢欠佳,令不少年初對港股樂觀的預測頓成泡影,今年下半年港股市場究竟是延續上半年的弱勢,抑或重演去年下半年由低位急速反彈的佳績,無人敢寫包單,市場專家對港股下半年的預測亦呈兩極化,最樂觀料見三萬點,最悲觀估會跌至一萬七千點。

無論港股市勢未來六個月是強是弱,與上半年一樣,影響港股下半年走勢始終離不開三大因素:包括中國經濟表現、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去向及歐洲經濟復甦進展。

中國經濟近期公布的多項數據均令人失望,反映經濟放緩趨勢愈見明顯。即使放緩後的經濟增速仍然遠高於其他發達工業國家,不過市場已經如喪考妣,提早兌現中國經濟轉慢速的種種負面效應。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港股與內地股市升跌的步伐漸趨一致,反映內地因素對港股的影響力增強。如內地股市弱勢不改,港股市場料難有大作為。

中國雖然不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但作為經濟規模第二大的經濟體,內地高階消費者在海外市場的闊派作風,均被歐美市場視為振興當地經濟的一股生力軍。中國現時已經是全球經濟的重要一員,舉足輕重。中央新一屆政府接納較低的經濟增長率,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官員將可接納的放緩底線畫在哪裏,大家只能瞎猜,增加市場的不明朗因素。

美國方面的影響亦然,隨着經濟復甦勢頭趨於明顯,聯儲局內內外外均有愈來愈多聲音呼籲聯儲局部署退市,縮減量化寬鬆政策力度,例如逐步減少買債規模,最終將超低的基準利率回復至較正常水平,減少因長期超低息對經濟生態扭曲的負面影響。

不過這項變數同樣不易掌握,因為正如聯儲局史無前例向金融市場大規模注入流動資金一樣,聯儲局對於應採取怎樣的步驟及步伐退市才算合適,也無先例可援,只能靠一批貨幣政策制訂者自行摸索。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早前暗示可能最快在今年內退市,市場人士已嚇得面無人色,全球爆發小股災,聯儲局官員也可從這次「後量寬」的走火警預習,知道退市步伐絕不能走得太快,否則得不償失。

歐洲方面則仍然受制於經濟疲不能興,歐債危機即使已度過危險期,歐元體系也不虞出現分崩離析的局面,但區內經濟龍頭相繼「死火」,無疑亦會拖慢全球經濟的復甦步伐,處於夾縫中的港股,無論從那方面看,都較難有樂觀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