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歸塵,土歸土,萬事有自然循環!
大市既然為推銷兩大新股造勢而升,選擇在它們完成掛牌之日而開始調整,亦確實自然不過。不用多說,本欄讀者自然明白我說的,是恒指於上周四(二十三日)展開的調整。
碰巧,那天本欄亦指出「大市愈來愈有短期見頂迹象」。大家是否心想,你這個沽名釣譽的傢伙,是否又想往自己臉上貼金?明扮僥倖言中,暗則自命神準?我一直贊同年青人,要把握機會,儘力向上爬,所以絕不會浪費任何自命非凡的機會。難道,要像電影「尋找隱世巨聲」(Searching for Sugarman)的主人翁,一直懷才不遇,直至垂垂老矣才被人曲線重新發掘嗎?
只不過,我以九成融資認購了的中石化煉化工程(02386),也在同一天掛牌,並且一開始就已經跌穿了我連融資的成本價10.77元,更莫說前一晚暗盤市場高位11.4元。
最終,當日該股大部分時候股價低於招股價10.5元,最低曾見10.22元,收市亦只勉強撐住10.46元。眾所周知,新股跌穿招股價的最佳藉口,莫過於碰上大跌市,而當天恒指就偏偏單日大跌近600點。令由保薦人、協辦人、包銷團隊到公司管理層,都可以振振有辭的說,股價受大市短期負面氣氛影響,但不影響公司長遠發展潛質。
所以,可以選擇的話,我情願我預測的「短期見頂走勢」,是在二十三日後一至兩個星期之後發生。
話說,大型新股招股掛牌,都有一個所謂「股價穩定機制」(Pric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其中一部分的做法,就是先問大股東借部分貨(一般不超過整體集資額的15%),在配售時先分發予機構性投資者。然後在股價穩定期之內(印象中,有近二十幾個工作天),假若公司股價跌至或跌破招股價水平,便買回還予大股東。這樣,對大型新股來說,便變相有一批資金,在招股價附近托市。
不過,根據投行界朋友透露,有一樣事情,投資者未必留意。那就是原來回購股份的買入成本,和招股價之間的差價,收益是歸入負責股價穩定的投資銀行(很多時亦是保薦人)的。
若然屬實,這是明顯跟小投資者的利益有衝突,因為這家投行可能為了多賺一點,而故意不盡力在招股價力托。那麼,這個所謂「股價穩定機制」,就變成漁肉小投資者的「股價搵笨陷阱」了!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