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後各國相繼救市,美國更史無前例的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超低利率、資金充裕和通脹預期帶動下,香港樓市自二○○九年起一直上升,不少市民抱怨置業困難,政府為了對應樓價升幅,除加快推出土地外,也推出不少措施,例如特別印花稅、買家印花稅、收緊按揭成數等。這些措施被稱為「辣招」,目的在增加供應之餘,也控制樓市的投資需求。
在眾多措施下,現時樓價已自高位回落,也有意見表示政府在調控樓價上已有了成果,可考慮將「辣招」取消。
平情而言,這些「辣招」的目的,是打壓樓房的投資功能,干預市場的做法,在自由市場的角度分析,自然不是理想做法。可是樓房也有一個居住功能,而每個人都需要居住,樓房是一個民生的必需品,當樓房的投資功能嚴重地影響民生時,這種不利自由市場的做法也可理解,政府推出「辣招」儘管不利自由市場,但也並非十惡不赦。
當然,這個情有可原是有條件的,是基於市場有失效的情況而影響到民生,甚至是社會安定。然而,若樓房供應不虞時還有「辣招」,那就是不好的做法,因在供應充足時就不用壓抑樓房的投資需求,目前樓市供應還未算充裕,所以毋須急於取消「辣招」。
而且,貿然取消「辣招」對市場也有不利影響,就是市場會對政府的政策失去預期性,在壞方面更會增加了政策風險。
對市場而言,最有利的自然是政府甚麼都不管,市場自可找到最大空間,但也明白要政府完全不管是不可能,所以一個可預見的政策便變得相當重要,因為市場可在清楚遊戲規則下,在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下謀求最大的發展,這才是市場經濟的真義。
換言之,若在樓市剛穩定下來便取消「辣招」,市場得到的是一個政府不希望樓市調整的訊息,又或是當樓市向下時政府便馬上鼓勵樓房投資行為,不管市場怎樣理解這個政策訊號,政府政策的不連貫便形成了,日後要市場相信政府政策便會有困難,因為之前已有朝令夕改的壞先例。
所以筆者認為,目前仍不是取消「辣招」的時候,原因就是取消「辣招」有反效果。在這裏要強調的是,這並不是說「辣招」是最好的安排而不應取消,或是「辣招」應永遠維持下去,因「辣招」始終是影響自由市場的行為。
其實取消「辣招」的最好時機,就是在樓房的供應充足之時,當樓房供應可滿足居住和投資兩大需求時,「辣招」的存在價值也沒有了,那時取消「辣招」才顯得順理成章,只是目前樓房供應還未達可完全滿足居住和投資需求,是以「辣招」還是要維持一段時間。
蘇偉文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