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去年年底的十八大會議,全國人大及政協會議(下稱「兩會」)亦於日前閉幕。內地的各種「大會」令到不少人感到混淆,在此稍作補充。「十八大」乃中共的黨大會,每五年選出黨內行政(中央委員會)及監察機關(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然後再經過內部選舉選出黨總書記及政治局常委(黨的權力核心)。
兩會則屬「國家級」層面,政協會議只是議政之地,「全國人大」才握有實權。故十八大選舉中共領導人,而兩會是開展政府工作會議,要了解政策方向,可從政府工作報告、計劃預算報告及人大代表於分組討論的講話入手。
連日來,金融界領導人於會議期間發表的言論有以下重點:
一.溫家寶指需維持積極財政與穩健貨幣政策,可適當增加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今年擬安排財赤1.2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加50%。貨幣政策方面,將運用多種政策工具調節市場流動性,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擴大社會融資規模。M2增長目標訂在13%,比去年指標14%及全年實質13.8%低。
二.招行行長馬蔚華預計今年新增貸款規模與去年8.2萬億元人民幣相若,調低M2目標有利穩定經濟增長及通脹,並建議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的力度,解決中小企融資困境。
三.中國銀行前董事長肖鋼透露未來五年,應進一步加快利率市場化。中行將調整貸款結構以擴大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尤其是農村。
隨人民幣國際化,內地利率市場化步伐勢將加快,可想而知內銀的「護城河」乾竭,淨息差收入將日益受壓。去年人行擴大存貸利率浮動空間,已令內銀息差收窄約10點子,未來五年內銀將怎應對?
另外,過往房地產乃內地信貸的主要投放行業。新「國五條」將「控制新建住宅價格及穩定房價」納入地方官員的考核制度;且明言「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嚴格落實二手樓交易需按差價徵收兩成稅款)。未來內銀對內房信貸投放,無可避免只會平穩。
在盈利能力受壓、M2貨幣增長微跌及房地產信貸縮小的環境下,內地銀行順勢開展中小企貸款市場實屬正常。中小企信貸違約概率較高,但由於信貸金額較少,違約損失相應較低,只要銀行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憑着定價能力及風險溢價可提升息差收入。
加上據《巴塞爾協定III》對內銀資本要求的新規定,開拓中小企信貸市場較有資本效益。所以,只要經濟不出現硬着陸,呆壞帳問題不會於短時間出現(當經濟轉冷,中小企的違約表現一般是短而急)。雖然國有銀行皆支持發展中小企貸款,但單靠中小型貸款份額不足以支持市場對內銀增長率的要求,內銀要保持盈利能力還有何方法?上述問題,留待日後再討論。
關焯照
經濟學者,畢業於加拿大協和大學,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香港中文大學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