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懸崖進入生死時刻,財長蓋特納突然摻上一腳,透露政府債務會在十二月三十一日觸及發債上限,雖然會有應急措施,但意味着仍有可能重演去年八月的發債提限僵局,導致技術性違約。市場對墮崖已憂心忡忡,再加上債務違約恐慌,豈不是更大鑊?其實,蓋特納是以退為進,為總統奧巴馬增添談判籌碼,與共和黨周旋多兩個月都得!
在明年一月起自動加稅及削減開支的所謂財政懸崖,是去年八月白宮與控制國會眾議院的共和黨,談判發債提限所衍生的產物或附帶條件。換言之,這個懸崖一直與發債上限緊緊相連,說得上同生共死。如果白宮及共和黨在墮崖死線前無法妥協,除了自行啟動加稅及削支之外,更加不用妄想會同意把發債上限提高,這正是共和黨向白宮施壓的其中一招。
不過,蓋特納已講明,當發債到達十六萬四千億美元的上限,財政部會採取措施包括延遲發地方政府債及退稅等,騰出二千億美元的債務空間,用以籌集急需的開支,用來償還到期債務避免技術性違約,同時亦可支持行政機關日常運作,不致令政府部門關閉,言下之意是白宮不會輕易就範,也不怕共和黨拖延。可惜,非常措施並非無了期,估計只可撐兩個月,變相把死線推遲到三月。
事實上,財政懸崖涉及的加稅及削支,雖然會在明年一月一日自行啟動,但同樣不會帶來即時殺傷力。道理很簡單,就算加稅措施全部實行,美國國民也要在下一年的交稅期限屆滿時,才要真金白銀付錢,在此以前多是心理影響而已。同樣道理,政府的多項開支也不會在一月一日起便大幅削減,要等到制訂新開支計劃時,才會逐項落實。
這帶給市場一個訊息,就是儘管一月一日是公認的大限,這天之後其實仍可如常過日子,天不會即時塌下來;白宮及共和黨一旦無法在死線前達成協議,仍然有時間繼續談判,直至三月的下一個大限到來。不過,如果白宮及共和黨依舊各不相讓,無法就加稅、削支和發債提限等達成共識,再給他們時間,結果恐怕都一樣,是投資者最不想看到的。
美國經濟明年無論如何都有收縮壓力,因為墮崖或不墮崖,都有稅要加、有開支要減,分別只是多寡而已。如果全面墮崖,加稅及削支規模六千億美元,等於經濟倒退百分之四;就算談判有成果,把規模縮至三千億美元,經濟也要倒退百分之二。當然,早些知道結果,國民可早點因應;懸而不決,惟有作最壞打算,不敢投資和消費,拖得愈久打擊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