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賺錢能力全球最強,相比仍未從金融海嘯復原的歐美同業,簡直一枝獨秀,但世上哪有免費午餐?類似美國次按風暴的巨大危機,已在中國燃起星星之火。繼華夏銀行被指有員工私自代售理財產品引起軒然大波後,工商銀行一間分行亦傳出因理財產品虧損有可能上身。這場危機會否一觸即發仍未可知,但中銀監不敢怠慢,可知事態嚴重。
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像歐美銀行的有毒資產一樣,問題出在「影子銀行」,可概括為非正式的銀行信貸活動。市場估計內地影子銀行規模十七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包括三大範疇,分別是地下銀行、信託產品及銀行理財產品。究竟銀行理財產品真實規模有多大?人民銀行說是三萬多億,市場則估計在十萬億過外,無論以哪一標準都是驚人,將會從三個途徑為銀行及客戶造成巨大風險。
首先,銀行可能要上身。理財產品多屬「表外」業務,銀行並不視之為本身的資產或負債,只是做中間人賺取銷售佣金和管理費用,賺蝕貴客自理。無事猶自可,出事肯定作別論,銀行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因為是打正招牌推銷。歐美銀行當年也是以「獨立」投資公司銷售次按資產,毒發後也要紛紛回購,結果要驚天大撇帳,客戶也血本無歸。
其次,運作不透明。雖然每項理財產品都有名稱有編號,背後不一定獨立運作,也不必然由銀行自己管理。內地銀行業以「資金池」把理財產品的資金匯集一起、拉上補下,並非秘密,監管機構亦很清楚。這種操作方法,如有一項投資出事,會牽一髮動全身,造成資金鏈斷裂,拖累其他產品到期可能無法償付,與歐美有毒資產的綑綁式包裝如出一轍。
第三,部分產品投資風險極高。如果理財產品只是買股票或企業債,或許仍有揸拿,可是市場估計大部分理財產品都變身委託貸款,以高息借給難獲銀行貸款的企業,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償付能力沒有百分百保證。此外,由於銀行間競爭激烈,催生很多古靈精怪理財產品,例如投資藝術品、貴價酒、茶葉、名錶甚至火腿,流通性和估值都有疑問。
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不久前形容理財產品是「龐氏騙局」,即是港人說的「層壓式推銷」。言之下意是靠新錢冚舊債,遲早爆大鑊,幾家大型國有銀行或許蝕得起,可是近年做得最起勁的主要是地方中小銀行,承受能力相對薄弱。銀行賣理財產品多標榜穩健、安全,客戶多數只求高回報而不問風險,恐怕真的要重蹈歐美覆轍,才會經一事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