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網高增長不再 投資者轉捧實體產品

隨着社交網站facebook、社交遊戲公司Zynga、團購網站Groupon等公司發展陷入樽頸位,股價表現欠佳,消費電子製造商乘勢在美國加州硅谷靜悄悄冒起,有迹象顯示,投資者已轉投消費電子製造商的懷抱。

美國研發 亞洲生產

時移世易,投資者由熱捧純網絡股票,轉而對呈現發展勢頭的實體創業公司產生興趣。去年消費電子創業公司獲得的風險投資額約2.6億美元,較一○年僅約1.3億美元,按年上漲達一倍。

在美國加州硅谷,幾十家小型硬件公司以生產小型電子產品為主,如智能手錶和數字恒溫控制器等。這些硬件公司會先在美國研發產品模型,然後再到亞洲生產,並進行網絡營銷。

這些硬件公司大多沒有採用傳統集資模式,很多硬件公司選擇從美國飛到中國深圳,參加硬件創業孵化器Haxlr8r的為期3個月的培訓作為起步點,然後通過眾籌網Kickstarter和AngelList向公眾集資。

透過網絡集資直銷

例如智能手錶生產商Pebble科技公司,今年五月份便通過Kickstarter融資取得1,027萬美元;製造數字結他的Incident公司亦在今年初,分別從Kickstarter和AngelList集資35萬美元和100萬美元。另外,信用卡讀卡器製造商Square、電子餐館點餐、結帳桌子製造商E la Carte公司、相機生產商Lytro等硅谷硬件製造商最近也進行了大規模融資。

這些硬件公司能崛起,主因是模型研發成本不斷下降,不但很多工廠願意接受小訂單,允許創業公司每次只生產幾千個產品,而且幫助創業公司監督製造過程的第三方服務組織亦如雨後春筍。同時,硬件創業公司通過將業務外包、以網絡管理訂單和直銷降低成本,加上亞洲交通便利,甚至毋須建立倉庫存貨。

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站穩腳步。智能叫醒手帶WakeMate製造商自去年受困於安全和生產延誤問題,至今再無新產品;電子結他生產商Unplugged Instruments今年因集資不足而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