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改效應 亞銀行擬削涉美交易

美國對市場的監管愈來愈緊,繼滙控(00005)被指防洗黑錢不力、渣打(02888)被指協助受制裁名單客戶交易等,還有○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誕生的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逐步生效,明年開始,所有衍生品年交易量達80億美元的非美資銀行,都要受美國有關法例監管,據悉有亞洲銀行正評估與美國交易對手的關係。

遵守新規加重成本

美國CNBC的報道指出,只要跟美國對手交易,如利率掉期等產品的年交易額達80億美元,即使非美資機構都要向美國監管機構的掉期交易商登記,並遵守其資本要求和風險管理規則,令到成本大增,促使亞洲部分金融機構考慮削減美國對手的衍生品交易。

美國的銀行業則企圖重組架構以避規範,法律界解釋,例如美國銀行的新加坡分行與亞洲區銀行交易,會被視為美國對手而列入監管;但美國銀行旗下附屬機構於新加坡所設公司進行交易,則不在此限,相信這會促使歐美銀行在香港及新加坡等主要市場,進行一連串的變動。

難避與美對手交易

實際上,亞洲區銀行很難避免與美國對手交易,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在一○年四月的數字,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的交易總和,每天涉及利率衍生品交易額約為1,431億美元,但仍遠低於美國的6,420億美元及倫敦的1.2萬億美元。

此外,全美亞裔聯合會(NAAC)同樣依據這法案,今天會在三藩市遊行,抗議工行(01398)剛收購的美國東亞銀行,對少數族裔社區的歧視。

美國有報道指,一旦美國聯儲局介入調查及證實,美國東亞銀行可能被限制在美發展分支機構和投資收購金融資產。

NAAC指摘美國東亞銀行,在僱傭、發放個人貸款和中小額商業貸款等問題上,存在對少數族裔的歧視,不符合聯儲局相關法規和多德-弗蘭克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