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從來都不是易事,對工作繁重的金融人士更甚!不過,美資投資銀行資本市場部副總裁妍宇及中銀國際股票衍生產品執行董事雷裕武對文字的喜愛,幾乎達致着迷的程度。趁着書展開鑼,看看財金界如何把文字及數字世界融會併合。
要數金融界才女,妍宇自是當中的佼佼者,她喜歡用文字記下身邊的每事每物,更取下言語的諧音「妍宇」作為筆名,表達對語文的喜愛。縱使她工作繁忙,但從未放下寫作,更希望可以結合工作及興趣。
她加入投資銀行至今已十多年,當中所經歷的種種投行文化,均可成為寫作題材。於是乎,她於○九年推出《香港華爾街的孩子》,主要以孩子的角度去看這個投資世界,「我會於金融題材內加入人文元素,不只赤裸裸的探討如何投資等課題,而是更深入地研究社會之間的矛盾,特別是Main Street(大街)與Wall Street(華爾街)的衝突。其實大家都是都市下的普通人,應該和諧一點呢!」
因工作關係,經常到各地出差的她遇到金融圈內不少人、事、物,均可成為寫作靈感的泉源,「如之前到歐洲推廣點心債時,發現當地有些客戶因那裏的銀行正面臨倒閉危機而顯得焦慮滄桑!」
妍宇認為這些案例均值得詳細討論,若就此埋沒會非常可惜,所以便決定與同事合作出書探討銀行資本。她現正埋首於寫稿階段,冀望可於年內出版。
寫作投資皆重「心澄」
寫作與投資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妍宇認為兩者皆需要冷靜的頭腦,「世界上的寫作題材數以萬計,作者需擁有澄明的心,才可從中找尋寫作線索及角度,為讀者帶來啟發及共鳴,而投資亦如是,因金融世界充斥着各式各樣的新聞訊息,投資者需分析哪個消息會影響大市趨勢,才可作出相應部署。」即使在投行多年的她,也笑言要搵大市走勢,有時候比搵寫作方向還要困難呢!
不過,寫作在乎狀態,有時可揮灑自如,有時卻會寫不出一言半語。當在寫作上遇到樽頸時,妍宇會先放下手上工作,並閱讀相關書籍,好讓自己再度摸索題材,「我們之所以會迷失方向,主要是因為當局者迷,未夠清楚了解有關事物,所以我會選擇退一步,並且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緒,才再度埋首工作,效果或會更加理想。」
現時,妍宇視金融是工作,寫作是興趣,她樂於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明天會否把寫作換成為主業?她說不知道。現在,她只希望繼續透過寫作為金融圈帶來更多的人情味!
父母總想孩子成「龍」不成「蟲」,雷裕武亦不例外,但他卻從不溺愛子女,反而透過身教,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而保持寫作及閱讀習慣就是其中方法。繼《再富,也不可富孩子》後,今年他再度出版新書《父母錢,不是孩子錢》,透過活生生的例子,而且以過來人的身份,提醒天下父母不要「好心做壞事」,並提供切身實用的建議,教導父母如何好好理財,從而幫助子女活出財務自主的人生。
自小喜歡閱讀,踏入金融界後,因工作需要,雷裕武開始在不同媒體撰寫衍生工具的投資者教育文章,慢慢培養出寫作興趣與習慣。「以前一星期要寫五篇稿,每篇稿約一千字,現在回想起來,這都是練筆的好機會,讓我能鍛煉寫作技巧。雖然我還是寫得有點慢,不像記者般,寫得那麼快。」他笑說。
雷裕武認為,喜歡閱讀的人不一定喜歡寫作,但喜歡寫作的人通常都書不離手。至於為甚麼要出書?他坦言:「因為心中有話想說、要說,自己有些東西想與別人分享。」寫書、出書從來不是難事,但由財金專家搖身一變成為作家,雷裕武對自己還是有要求的,「我希望寫作是言之有物,讀者看完後,能產生共鳴感。如果他們能從中得到一些小啟發,這更加好。」
談到寫作靈感,雷裕武直言:「生活是所有靈感的源頭。只要你願意與別人交談、溝通,願意留意每天身邊所發生的事,那你就會發現寫作的靈感和素材無處不在。」他舉例:「由於我會不定期到中、小學做親子教育講座,坐在台下的全部都是家長,他們會舉手,問我許多問題,讓我發現不少真實個案,從而推動我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繼而寫成書,再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舊作與新作均是關於親子理財,未來寫作類型會改變嗎?雷裕武表示,這就要視乎未來會有甚麼題材想與大眾分享,寫作前提還是那句:「有話要說。」但他補充,甫開始寫作便不是為了出書,因為寫作本身已是快樂的事情,現在能把寫作變成一種習慣,最終得益的,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