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安然度過金融海嘯,搖身變成美國最大銀行,行政總裁戴蒙曾誇讚摩通的資產負債表「固若金湯」,風險管理一流。可惜驕兵必敗,摩通突然宣布銀行內部的「首席投資辦公室」,因信貸衍生工具交易損手,在「合成信貸投資組合」(synthetic credit portfolio)中錄得巨額虧損。對銀行監管機構來說,今次更是揭露出對商業銀行監管的一個巨大漏洞。
二十億美元投資虧損的消息來得突然,固然震撼市場,但更加震撼的是罪魁禍首來自「首席投資辦公室」的交易員。摩通成立這部門的目的,是對銀行多餘的存款進行投資,以及對沖銀行貸款的潛在違約風險。換言之,交易員的「賭本」是公眾存款,損手的後果可以非常嚴重,可能要官方的存款保險包底,有濫用公帑之嫌。
商業銀行為貸款組合的違約風險做對沖,本身無可厚非;存款放着不用要蝕利息,找些方法賺錢亦無不妥,問題是這類投資旨在對沖風險,理論上規模不會太大,更加不應該蝕大錢收場。不過,摩通的投資組合規模相當驚人,單是一個交易員的「倉位」已拍得上一家投資銀行。而且已披露的資料顯示,投資對象是信貸違約指數,用的是合成衍生工具,損手又是淡倉,即是押注企業違約機會減少。這做法與對沖貸款違約的原意有很大出入,更像是利用多餘的存款,變相自己坐盤對賭。
由內部交易部門大炒信貸衍生工具,亦反映出另一個問題,就是在長期超低息環境下,商業銀行要另闢蹊徑賺錢。以美國為例,聯儲局以量化寬鬆把長期利率壓到史上最低,十年期國債利息只得一厘多,銀行把錢借出去能賺到的利息有限,但坐擁龐大存款又不能甚麼也不做,倒不如自己投資賺錢。可惜人算永遠不如天算,一些表面上看似很安全的衍生工具,最易變成爆大鑊的溫床。
摩通勁損手的「合成信貸投資組合」,在銀行界非常普遍,根據歐洲的數據,很多銀行都參與其中,令人擔心今次只是冰山一角。香港的銀行有沒有做類似交易,大眾不得而知,但金管局應該很清楚。
根據美國即將實施的「沃爾克規則」,摩通的「首席投資辦公室」不屬於自營交易,毋須摺埋,而這部門的往績不俗,貢獻不少盈利,或許是貪勝不知輸,才會愈玩愈大,是否變成了有實無名的自營交易,相信很快有答案。戴蒙認錯時說對沖策略缺乏監督,今次錯得很離譜,已等於自認監管有漏洞。商業銀行用的錢是公眾存款,一旦爆大鑊,觸發金融危機是免不了,要以公帑埋單更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