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穆迪宣布下調六個歐元國的評級,屬三大評級機構中最遲出手,由於市場早料到有此一着,整體反應是波瀾不驚。其實,今次最為矚目的並不是降評級,而是把仍然擁有最高評級的英國降為「展望負面」,有可能在十二至十八個月內被降級,相對標普及惠譽依然給予英國最高評級兼展望穩定,穆迪與眾不同的做法更加值得關注。
今年一月標普破天荒摘除法國的AAA評級前,由於市場早有風聲,曾經引爆法國及英國財金官員一場隔空口水戰。當時法國直指英國的財政狀況、負債、通脹及增長潛力更差,應該被降級才是,暗批標普不公平。現在穆迪不但未摘取法國的最高評級,反而把矛頭指向英國,兩國的評級展望皆降為負面,既然一樣咁衰,法國應該滿意!
話雖如此,英國被穆迪降級的機會增加,依然令人頗感意外。英國無疑也是歐洲的一員,可是與歐元國相比,有兩大優勢讓其有本錢傲視同群。第一,英國有自己的中央銀行,可以度身訂造貨幣政策,不像歐元國要全部聽命於歐央行。第二,英國有自己的貨幣英鎊,匯價要升要貶由市場決定,不像歐元國之間變相實行固定匯率。這兩大優勢令英國制訂政策時有較大彈性。
不過,穆迪着眼之處顯然不在此,而是緊盯英國未來幾年厲行削赤能否成功,這一點確實不樂觀。英國財相歐思邦早前已一再把達致財政平衡的目標往後推遲至二○一六至一七年,可惜依然不被看好,評級機構尤其擔心英國經濟易受歐債危機衝擊,一旦歐洲大陸出現震盪,屆時如果轉軚花錢刺激經濟將令財赤惡化,堅守緊縮政策又會令經濟沉淪,兩者都難讓評級機構滿意。
對歐元國而言,這種擔心是合理的,所以法國的確危危乎。對英國來說,還有另一條路可走,就是由央行印銀紙,不斷以量化寬鬆把利率推低。由於英國經濟沒有起色,英倫銀行剛在上周宣布加碼五百億英鎊買國債,量寬總規模達三千二百五十億英鎊。雖然經濟學家對量寬能否取代財政刺激一直有爭議,但英倫銀行的內部研究認為此舉可帶來一點五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難怪樂此不疲。
不過,英倫銀行已買下三分之一的英國國債,總有個限度,不可全部買下來,否則便是赤裸裸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市場對英鎊的信心將蕩然無存。目前顯然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所以英倫銀行肯定會繼續一輪又一輪量化寬鬆,但有一點要注意,英國政府的削赤大計需時四、五年,期間真的要求神拜佛歐洲切勿爆大鑊,否則靠英倫銀行狂印銀紙變相護評級,恐怕唔玩得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