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樓市沉疴未治 經濟難真正復甦

美國上周公布的就業數據出奇地理想,不僅失業率下跌至百分之八點三,創三年新低,新增職位增加逾二十四萬個,也遠勝預期。受惠數據刺激,美股上周狂升一百五十六點,道指收市創出金融海嘯以來新高,一時之間美國經濟似乎陰霾盡散。

事實是否如此美好?當然不是。美股道指創出金融海嘯以來的收市新高,固然令人雀躍,但只要細看過去幾年的美股表現,不難發現,自去年初以來,道指已經收復金融海嘯的失地。換言之,過去一年,除了美國主權評級遭調低,以及國會就提高發債上限僵持不下,令美股經歷過一段短暫震盪期之外,其餘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高位」運行。

可惜,伴隨美股「佳績」的實體經濟,過去一年的表現反反覆覆,增長動力不僅沒有愈來愈強,借用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說話,美國經濟復甦步伐緩慢,疲弱的擴張趨勢使經濟易於遭受外部衝擊。再加上歐洲經濟在債務危機拖累下,今年經濟極可能停滯不前,甚至錄得倒退,對美國將會產生甚麼程度的影響,尚難準確估計。一直拒再推行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的伯南克,最近口氣有所放鬆,其實也意味美國經濟前景不是更好,而是更危。

評估美國經濟的康復進展,當地每周、每月、每季定期發表的經濟數據,固然是重要參考,但正如過去三、四年的情況顯示,數據時好時壞,並沒有形成足以令人重建信心的復甦基礎。以此作衡量準繩,只能令自己陷入五里霧中,茫然不知所向。

美國經濟今次遇上嚴峻挑戰,追本溯源,是從樓市下塌開始,令一連串經過精密包裝的債務衍生產品相繼爆煲,拖累金融機構損手爛腳。美國樓市雖然已經脫離危險期,但至今依然沉疴未治,若不是華府以各種方式為樓市種種紕漏進行修修補補,例如人為地壓低按揭利率、要求銀行替斷供業主提供債務重組,或延遲斷供收樓等,美國樓市今日不知會變成甚麼模樣。

美國經濟另一個計時炸彈,是龐大的債務問題愈滾愈大,包袱一點也不比歐債危機輕鬆。資料顯示,美國政府的總欠債已超過十五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地去年國內生產總值的規模,至於去年第二季度止的政府未償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亦高達百分之六十五,創二戰後的新高。

樓市崩潰和債台高築,是兩座壓在美國經濟背上的巍峨巨嶽。至於聯儲局用以維持美國金融市場生命的量寬政策,形同救命和吊命的呼吸器。可以說,上述兩座大山一日未移走,聯儲局一日未拆除呼吸器,貿然相信美國經濟已經浴火重生,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