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新正頭尚未完全過去,市場已傳來傷感消息,有韓資券商決定縮減在港業務。對於一直有意將金融中心做大做強的香港而言,這宗不大不小的消息,無疑是一記悶棍,也揭開今年本港證券業更殘酷淘汰戰的新序幕。
說這是不大不小的消息,因為韓資券商在本港不算活躍,相信縮減業務不會引起太大影響。何況在港駐紮的國際名牌金融機構數目仍然相當眾多,歐資、美資、日資、澳資背景的券商一應俱全,中資、台資、星資背景的券商亦佔有一定位置,但本港既然將自己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以及中介人的背景愈多元化,愈能強化本港在地區以至國際上的金融中心角色。
環顧全球,其他有意爭取做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莫不挖空心思,招攬不同背景的資金以及中介機構進駐,做大本身的聲勢,香港之失,隨時成為對手之得,早前歐美大行紛紛宣布海外裁員計劃,在連鎖反應下,本港高消費市場及樓市隨時受波及。
個別外資行決定不參與香港市場,尚可說或者是個別情況,不能一概而論,但本地中小型券商生存空間愈來愈狹窄,已到了水深火熱地步,則是不容忽視的市場生態。平情而論,本港金融市場規模過去十年發展迅速,上市公司總市值持續擴大,投資者佔人口總比例亦長期保持雙位數字,對培養本地證券業其實應該具備更肥沃土壤,理應有助行業茁壯長大。
可惜事與願違,隨着外資大型經紀行來港拓展業務,以及銀行插足證券市場分一杯羹,本地中小券商的營商環境其實一年不如一年。由於佣金收入不足,據悉有證券行老闆計縮數,要求經紀自己繳交牌費,假如成交不足指定金額,經紀更要自行支付燈油火蠟費用。
成交額偏低,對中小經紀行固然是奪命的殺着,即使在成交額回升的期間,中小經紀同樣是掙扎求存,主要是本港近年的證券市場改革,大部分以提高整體競爭力為名,向中小券商開刀,令他們愈來愈難維持基本生存條件。以香港號稱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竟然沒有多少家具規模本地證券行足以和海外同業並立,在全球較發達金融城市中是異數。
除非在當局眼內,中小券商是阻礙本港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絆腳石,否則各方不要再只顧說門面話,必須在本地券商逐漸消失之際,迅速採取措施為業界提供合理和健康的營運空間,讓本港證券業真正做到百家齊放,百家爭鳴,這才算得上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