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政策 愈正確愈難行

內地一連三日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回顧今年的經濟成績屬例行公事,為明年經濟政策定調才是矚目焦點。雖然具體政策仍有待公布,但依據中央提出「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促穩定」的指導方針,大致可猜測到明年會有甚麼政策。內地股市自然深明箇中道理,結果滬綜指以近三年新低收市,這不是說中央未有對症下藥,反而是愈正確的政策,投資者愈不買帳,意味着愈難推行。

由於中央的政策目標沒有大變,所以政策內涵必定會變。此話何解?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依然是首要任務,今年已交到功課,並且是在宏觀調控的預期內,可是隨着歐債危機惡化,歐洲明年難逃衰退,整個經濟大氣候與今年完全不同,中國原有的增長動力不是消失便是減弱,如不改變宏觀政策的內涵,怎能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呢?

那麼為何只說繼續貫徹「積極的財政政策」及「穩健的貨幣政策」,與今年有分別嗎?央行不放水又算甚麼政策轉向!其實,環顧全球,在金融海嘯後均是財政與貨幣政策齊鬆,到現在歐美政府已乾塘,再無力大增開支,只好把所有希望押在央行這個最後貸款人之上。反觀內地,政府財力綽綽有餘,無必要現在便出撒手鐧,倒不如先留後着,維持穩健貨幣政策是明智之舉。

如果貨幣政策不轉向積極或寬鬆,意味着新增「財源」要靠財政出錢,根據中央的口風,不外乎是「政策補貼」及「轉移支付」。針對個別產業的補貼,例如新科技、新能源、基建等,均不新鮮,而且在「十二五」細節陸續出台時已全面反映,除非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產業政策出台,否則只會維持對現有項目的支持,以免重複投資及產能過剩,本屬無可厚非,但亦不會有驚喜。

至於財政轉移支付,則是政策上最能夠有作為的部分。市場估計明年將會大規模減稅,以及加碼投資保障房、農村水利及民生建設等,減少基層民眾的生活負擔,變相增加可支配收入,有更多閒錢消費。這樣不但可把財政資源直接轉移到民眾手上,避免重蹈投資超熱,民生卻毫不受惠的覆轍,亦完全符合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的政策目標。

類似的調結構、保民生政策,以往年年都說要做,今次不會例外,為何股市不買帳呢?歸根究柢是這些政策不會帶來即時的現實利益,說得好聽一點是沒有投資亮點,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不易過河濕腳,不似大興土木可以立竿見影,股民沒耐性,地方也不會積極配合,結果全部走樣。看來,中央為明年的經濟政策定調時,除了要堅持做正確的事,還要想想有甚麼新方法、新意思讓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