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政府剛拍賣三幅住宅地皮的成績,普遍認為不算理想,對樓價的影響則有睇好、亦有睇淡。賣地成績未達預期原因很多,例如環球經濟轉壞、樓價已升了太多等,但最為關鍵的相信是政府的土地政策出現根本性改變,由過往以「價」為先,變成現在以「量」為先,不妨稱之為「量化土地政策」,預示着樓市的遊戲規則正在改寫。
本港住宅樓價飛升,要歸咎政府多年來一直奉行高地價政策,土地供應少之又少,從每年的住宅落成量跌至幾千伙可以印證,直到最近才終於改弦易轍,承諾每年提供的土地可建約二萬個住宅單位。為了盡快達標,更首創所謂的限量地,指定發展商起碼要興建多少單位。這是否意味着政府真的徹底放棄高地價政策呢?答案是未必,但「價」與「量」不可能兩者兼得,惟有選其一。
不妨以歐美央行貨幣政策作個譬喻。歐美央行的貨幣政策向來以目標利率為主,市場利率超標則放水,不達標則收水,調控以資金成本的「價」為先。在金融海嘯後為了救市,貨幣政策紛紛改行量化寬鬆,改為控制資金供應量,來影響資金價格,變成以「量」為先。出現這種轉變,是因為央行不可能同時控制價及量,為了保證能降低資金成本,最保險就是實行量化貨幣政策。
把香港目前的土地政策稱之為「量化土地政策」並不為過,但以每年供應二萬伙住宅為目標,絕對談不上寬鬆,除非是「八萬五」重現。由於供應增加了,對樓市供求必定有影響,以簡單的供求曲線來說,供應曲線將會向右移,假如需求曲線不變,樓價的均衡點理論上會下移。不過,住宅需求受很多因素影響,一旦需求增加,同樣有向右移的可能,屆時樓價均衡點甚至有機會上升。
所以,發展商現在以相對低的價格買地,絕不等於將來建成後出售的價格必定會低,如果幾年後經濟形勢大好,市民收入大增,又或海外資金大舉流入,都有可能令住宅需求出現結構性改變,抵銷增加土地供應對樓價的影響。不過,能夠讓市場清楚知道未來的土地供應量,始終是好事,因為有數得計,不怕今天不買明天便無,能形成比較穩定的市場預期,不易受短期經濟變化干擾。這正是一些央行在推行量化寬鬆政策時,清楚講明要放水多少、為期多久的原因。
政府改行量化土地政策,不見得必定會減少賣地收入,好像這兩季已超過五百億元,達全年目標的八成。不過,政府是否有決心實行到底仍屬未知之數,畢竟賣地數量可以每季不同,能否持之以恒,做到每年兩萬伙還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