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過違約難阻衰退 量寬貶值抬頭

美國第二季經濟增長只得百分之一點三,遠差過預期,而第一季增長更大幅向下修正至只有百分之○點四,本應是極其利淡的壞消息,但市場注意力均集中到美債危機,暫時把經濟停滯不前放到一邊。現在提限及削赤終有起色,肯定無助於解決經濟困境,反而有負面影響。究竟美國還有甚麼方法可用來挽救瀕死的經濟?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及美元貶值,看來很快便會抬頭。

白宮及國會達成的共識包括發債上限增加最少二萬一千億美元,以及分十年削赤最多二萬五千億美元。這方案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可分兩方面:首先,發債提限意味着就算撇開舊債到期後再發債融資不計,仍有二萬多億美元的新債需要找買家認頭。可是經過一場違約危機,恐怕更少人會義無反顧支持美債,發債變難,要有更吸引的息率,間接推高市場利率,對美國經濟大大不利。

其次,朝野同意發債提限,條件是大幅削減政府開支,十年削赤最多二萬五千億美元,即是平均每年減少二千五百億美元支出,以目前美國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為十五萬億美元計,一年的削支規模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減少近百分之一點七,足以完全抵銷今年第二季的經濟增長,第一季就更不用說。如果美國經濟仍然維持現時的低速增長,政府又為了削赤而大減開支,肯定很快便會陷入衰退。

因此發債提限與大幅削赤,可讓美國暫時避過債務違約之外,對經濟卻是弊多於利,既然是路人皆見,相信美國政府不會坐以待斃,必定會想辦法應付,可惜同意大幅削赤,已等於宣布難再推行新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餘下恐怕只有貨幣政策仍能隨心所欲地運用,必要時會讓目前的非常規手段更上一層樓,聯儲局在不久將來推出QE3絕非天方夜譚,機會愈來愈高。

之前推出的兩輪量化寬鬆政策,是透過變相印銀紙買下大部分美國政府新發行的國債,藉此推低市場利率。如果美債提限之後,買家難求,債息又趨升,聯儲局怎忍得住不再印銀紙呢?雖然美債屆時不怕無人買,美元匯價則難免貶值,對美國卻無甚不利。根據剛公布的第二季數據,消費對經濟增長近乎零貢獻;出口反而貢獻了近半的經濟增長率,表現這麼好顯然是拜弱美元所賜,再弱一些自然無妨。聯儲局以QE3配合發債提限及削赤,完全合情合理。

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債主,尤其是揸重過萬億元美債的中國,勿開心太早,就算趕及在死線前提高發債上限,能否保持最高評級仍有變數,美債已不是無風險。如果聯儲局決意出「陰招」為經濟護航,美債及美元資產的價值必定貶完再貶,好戲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