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計署早前公布截至去年底,內地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為十萬七千億元人民幣,市場質疑之聲四起,認為有低估之嫌。評級機構穆迪更斬釘截鐵指少報三萬五千億元人民幣,因而看淡內地銀行業前景。面對市場種種質疑,人民銀行終於有反應,漏夜發稿直指坊間一些推算方法和結論錯誤,而稍早時候,審計署發言人亦堅稱無低估、無遺漏。兩大部門開腔,顯然是想消除市場疑慮,但效用未許樂觀。
十萬七千億元人民幣的地方債務,相當於去年本地生產總值的兩成七,說會爆發像歐洲的債務危機、拖垮中國經濟,未免誇張,但不代表全無問題或毋須擔心,否則國務院也不會特地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必須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因此,單憑人行一句「貸款風險可控」,審計署一句「未構成全局性風險」,肯定不足夠。市場最關心的是地方債務何時償還?怎樣償還?還不起將由誰埋單?至今沒有明確答案。
大部分地方債務相信都是花在過去幾年刺激經濟的基建項目之上,貸款期一般為三至五年,現在開始步入還本付息高峰期。由於基建項目一般不會產生大量現金流,要在幾年內回本實屬天方夜譚,拖長還款年期來避開違約恐怕是唯一選擇。雖然銀行毋須把整筆債務列為問題貸款,但短債變成長債,要承受的風險完全不同,勢必加重資本壓力。
如果新投資項目無法支持正常還本付息,而地方政府又認真地堅持不違約,那麼只好拉上補下,從政府營運的角度來看,便是削減其他開支,把省下來的錢還債。這樣做無異於要民眾一起節衣縮食,變相財政緊縮,結果不難想像,就是地方經濟面對下滑風險,地方政府願意犧牲嗎?
因此皆大歡喜的方法是由中央代勞,發行地方債融資,把錢還給銀行。地方債有中央信用擔保,違約機會甚微,加上年期又長,真是長命債長命還!可惜現實沒有這麼理想,財政部剛剛完成發行今年首批三年及五年期地方債,三年期的部分出乎意料地認購不足,中標息率也比五年期債券為高,出現罕見的孳息倒掛,而兩批債券與同年期國債孳息的溢價亦超預期。這現象說明投資者並非傻仔,很清楚問題所在,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作補償。
雖然當局堅持風險可控,但至今未有一套解決地方債務超負荷的方法,對於那些孭重地方貸款的內地銀行,投資者只好用腳投票,難怪策略股東紛紛大手減持,內銀股價長期低殘。坦白說,地方政府債務肯定存在低估,因為除了銀行貸款之外,還有名堂多多的另類貸款,有否被納入審計是不無疑問的,只懂刻意淡化債務風險,將很難恢復市場信心。